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凝聚效应日益凸显
2012-03-21 10:15:30 责任编辑:QZ021 来源:前瞻网
江苏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园自从去年投入使用以来,发展极为迅猛。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当前该园已入驻企业30多家,注册资金约10亿元,总投资超40亿元,吸引了近10名各级领军人才,初显产业发展磁石效应。
2008年,留美博士孙建国在高新区创建了凯迪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无创呼吸机”,如今,该呼吸机已进入国内300多家大型医院,并远销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孙建国也被评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姑苏领军人才、高新区领军人才。在产业园内,类似孙建国这样的各级领军人才有近10名。“他们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对于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起到了引领作用,促进了国家级医疗器械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于人才集聚的意义与前景,产业园招商部经理杨华评价道。
医疗器械产业园内,明星企业扎堆入驻。园内吸引了市值超百亿元的上市公司鱼跃医疗,作为康复护理和医用供氧行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5大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还引来了国内最大的生化试剂上市公司中生北控与上海申家医疗器械公司合作,在院内成立奥润医疗,拟投资超过2亿元打造血球仪和诊断试剂研发生产基地。作为苏州医工所的成果转化项目,长光华医的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成功填补了该类设备国内的空白,公司在园内已经投入生产,今年有望实现销售4000万元。此外,柯尔医疗、艾达极星等企业纷纷入驻,这些企业中有部分已获得美国FDA、欧盟CE的认证,得到销往国外的出口通行证。
“目前,入驻的30多家企业大多生产二、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大,它们的入驻,正逐步产生明星磁石效应,带动产业链的发展。”杨华介绍,医疗器械产业属于交叉学科,进入门槛高,行政审批复杂,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往往要几年时间。预计到2013年,园内研发生产型企业将累计引进超过50家,实现医疗器械产业产值超30亿元。
为了进一步扶持产业发展,高新区出台了系列政策。比如,凡是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将奖励50万元至400万元的创业或科研启动经费,另有办公租金减免、风投融资等。此外,产业园还为企业租用载体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中小型企业可以租厂房,即将产业化的企业也可以在园内打造生产车间。在公共平台方面,产业园加大了对医疗器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例如,为整合资源加强行业内交流沟通,产业园发起组建“江苏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把医院、企业、研究所联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为方便企业产品送检、技术咨询,还引进了江苏省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等机构,共同推动江苏医疗器械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刘帅:【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连接器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近年来,中国连接器制造行业投融资热度大幅下降,行...[详细]
- 袁业: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数字化现状 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医药流通服务效率【组图】
- 宁凯亮:【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中硼硅玻璃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
- 黄缨杰: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多种智慧交通场景有利于提升交通运营效率【组图】
- 廖子璇:【行业深度】洞察2024:中国环保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成招荣:预见2025:《2025年中国小家电行业全景图谱》
- 施馨童:2025年中国航空零部件转包市场
- 李灵卉:【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 李明俊:2025年游戏版号审批情况简报:发放趋于常态化,广东省第一(组图)
- 黄缨杰:【干货】供应链金融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