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6月2日

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

 2012-03-11 11:41:31 责任编辑:QZ021 来源:前瞻网

前瞻网摘要:

近日,成都高新区迎来利好消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先导化合物筛选平台3月2日落户成都高新区。当天,成都市长助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春林代表成都高新区与李进博士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

当前,生物医药产业的成本压力主要集中在创新研发环节,尤其是化学药物,由于新药研发投入巨大,因此原创药几乎都来自发达国家。在化学药的研发中,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是新药研发的先决条件,它确定了一个新药的基本化学结构,因此,它也被称为原型药物。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据悉,按照传统的对先导化合物的筛选模式,要获得一个成为新药的先导化合物,平均投入需2.6亿美元(包括研发失败产生的沉没成本)。

李进曾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全球领先制药公司英国阿斯利康(AstraZeneca)。经过近一年的洽谈,李进决定到成都高新区创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先导化合物筛选平台。李进利用其多年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成果和长期在国际知名企业的资源优势,打破传统的采用高通量集群筛选设备来筛选活性化合物、再对活性化合物进行修饰取得先导化合物的方法,采用国际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技术”,极大地减少了化合物库的建设时间及成本,同时大幅度缩短化合物筛选时间(由传统的几个月减少至几周)。

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该项目总投资1500万美元,计划在2年内建设拥有5000万~1亿个化合物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和一个高效率的分子筛选技术平台,预计从项目建设第3年起即可实现1.2亿元销售收入。由于该技术路径新颖,具有国际领先、国内独创的技术领先性,因此,该平台有望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新药创新研发平台,将大大提升成都医药创新研发水平,从而使成都融入全球新药研发的产业链。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朝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企查猫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生物医药企业26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多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2家。初步形成了包括地奥药物筛选中心、医药化学研究测试公共服务平台、成都国家中药(新药)安全评价中心、华西医院GCP中心、成都生物医药GMP中试生产中心等涵盖药物发现、药物开发、临床前评价、临床试验、中试生产等全过程的新药研发体系和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剂、医疗器械、研发外包五大产业集群,正在成为国内外著名生物医药企业在中西部落户的首选地,为成都高新区带来莫大发展潜力。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