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热词 回望教育行业2019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宗儒 来源|校长邦(ID:xiaozhangbang)
导语: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站在了2019与2020这新旧年月的交接路口。在向前眺望的同时,我们更多的还是在回望和回味着过去的一年所带来的诸多经历与故事。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局之年。当我们回望这一年,有太多的回忆涌上心头,今天,小编就综合各大平台的评选结果,提炼出八大教育热词,从中来回顾我们的教育2019......
01
落实、落实、再落实!
2019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传达:“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之后,‘深入抓、抓深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是教育系统全部工作的基本要求。基于此,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关键词就是两个字‘落实’,通过狠抓落实,为教育新发展新跨越开好局、起好步、奠好基。”这一席话,点明了2019年全年教育工作的总基调。
2019年是我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局之年。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强力推动下,全国各省区市教育系统全部都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深入抓、抓深入”,攻坚克难、狠抓落实,致力于为教育新发展及新跨越打好基础。
02
减负
提及减负这个热词,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减负喊了好多年,2019年是最逼疯中国家长的一年。”
2018年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堪称集数十年减负规定之大成。2019年里,全国上下为响应教育部2018年年末这些“减负三十条”的号召,至少24个省市相继落地减负政策,纷纷发布各自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实施方案》。“家长已疯”的网络语一时间铺天盖地——明明是减负,为什么家长们还会疯狂?
我国的减负实施行动实在需要深思。减负的成效未曾见到,而减负的措施则可谓是越来越细致了。严控作业总量、科学布置作业、控制考试次数......甚至做作业不能超过多少分钟,睡眠不得少于多少小时都在措施内明确标明。
全国上下的减负措施都多为校内减负,然而,校内的负减了,学生的压力却从未改变,这让学生们和家长们只能转战到校外培训上去。家长们开始疯狂掏腰包,在校外培训上投入大量财力,学生们也开始疯狂扎堆补习班,开始了漫长的补课之路。
校内确实是减负了,然而家长和学生们实际的财力和精力却成倍的增负了。2019年的减负潮,现在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冲刷进了2020年,在这新的一年里,“减负”这一领域又将有怎样的改变?家长们依旧是在默默地替自己捏着一把汗。
03
规范在线教育
随着科技对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与推进,教育领域的科技化进程日益加速。其中,在线教育行业更是成为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在线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其前进道路并没有一路向阳,良萎不齐、负面影响等阴影一度把在线教育的光芒所笼罩。
为此,在2019年里,教育部先后发布了多个指导性文件,引导行业向着健康、规范、有序的方向发展。2019年1月,发布《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就进一步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的学科类校外线上培训活动进行了部署;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9月发布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
在2019年这一年的整治里,大量良萎不齐的在线教育软件和企业都已经下架或倒闭,政策的洗涮让在线教育这个领域的蓝天开始复现。2020年,相信在线教育将再次焕发出其特有的光彩。
04
新职业教育
在属于2019年的热词里,职业教育必然拥有着属于它的一席之地。受益于国家政策、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和人才市场的刚性需求,职业教育现在已成为仅次于K12教育的第二大教育细分市场。
在2019年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新职业的问世,无人机驾驶员、电子竞技员、互联网产品经理等。大量新的岗位为社会带来了大量新的需求和新的就业机会。如何让更多的人抓住新机遇,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职业教育便受到了来自全社会的热切关注。
在科技越来越渗透社会的各个工作岗位的现状下,社会工作职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实时调整自身的职业价值和能力将成为工作者们最关注的重点,而职业教育则必然是实现这一愿望的必要条件。随着新岗位的出现,传统的职业教育也开始出现了新模式和新需求。交付形式也从传统的线下开始转向线上,新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欢迎和推动。它带来的不只是相对稀缺的职业能力的培训,也是完整的职业实践体验,帮助用户打通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需求间的壁垒,引导工作导向的知识架构的高效搭建以及持续更新。
2019年,职业教育已经初见成效,崭露头角,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新职业教育将以崭新的面貌不断完善和提升,继续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中。2020年里,新职业教育将会发展出何种光彩,且让我们共同拭目以待。
05
托育新风口
2019年,可谓是国内托育赛道的元年。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里面明确了2020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人民群众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初步满足。”
政策发布,瞩目态势日益高涨;融资不断,大批玩家进入市场;持续激增,需求数量加速攀升。国家政策的加持以及教育市场的助推,让托育赛道一点点移至了风口之位。要知道,2019年可谓是一直被埋在持续的寒冬期里,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孕育出来的新风口肯定是不简单的。
果然,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吸引了大批玩家蜂拥而入。然而,我们面对这样的一个新宠儿,不能仅仅只看到它的未来可期,还需要不断去更新和推进。2019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我们听到过很多关于托育赛道的负面声音,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指出“托育不是个好生意”。在各种事例的面前,我们曾看到的这些现状确实引发人们担忧过,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否认托育赛道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每一个细分赛道的发展初期,我们都无法绝对性的去预言其未来的好与坏,未来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这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期待的。2020年,是否将变成托育的爆发年?这个问题,让很多人都在默默地拭目以待。
06
禁止分班考试
2019年11月14日上午,教育部召开了通气会。会上提出:要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决禁止分班考试、划分快慢班或重点班等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的行为,倡导均衡编班。
这则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受到了疯狂转载传播,瞬间登上了微博热搜话题。对于这个话题,有的人认为,分班考试是把学生进行“标签化”,这样会扼杀学生未来更好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有人对此持反对观点:上课没必要讲究人人平等,让一些基础差的孩子和基础好的孩子在一起,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好的情况,这反而会对双方孩子的发展都不利。
教育部的“禁止分班考试,实行均衡编班”,主要还是为了那两个字“减负”。让孩子们减少考试次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潜力和更多的创造力,从而让每个孩子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然而,现实问题也却是依旧存在着,不可忽视。这一举措目前依旧在被大家所争议和讨论着。对此,你的观点和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07
取消考试大纲
2019年11月29日,教育部宣布全面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这一消息已经发出,又一次引发了全国上下巨大的波动。
小编对此的印象还蛮深刻,当时在手机上第一次看到这则消息,还以为是取消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带着惊讶的心情定睛再一看,才看到考试后面的“大纲”二字。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就曾提出,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将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学生在考试前都要根据大纲来进行关键性的复习,现在将大纲取消,无疑是将孩子们推进了无边的知识海洋。没有了考试大纲,这不仅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个重大的考验,对于校内教师和校外机构都将是一个重磅的压力。小编认为,对于取消考试大纲这一方面,在2020年将会有进一步的指示或相关规定的进展,我们应拭目以待。
08
师德师风建设
2019年的12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及任务举措,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意见》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15项举措,全方位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新格局。
在2019年的教育行业中,出现了很多不堪听闻的师德师风败坏的新闻,这些新闻在督促着我们全社会去反思。这次《意见》的下发,不仅仅是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明确,也是在对校内及校外的教育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监管。2020年,师德师风建设依旧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2019年是风起云涌的一年,为2020年留下了太多成果的同时,也留下了太多仍需解决的问题。现在时间的羽翼已经将我们带到了新的一年,全国上下已经重整旗鼓、蓄势待发,2020年让我们共同迎接教育行业的崭新未来......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校长邦(ID:xiaozhangbang),作者:宗儒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