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创新:或许不性感但一定骨感!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洪仕斌(ID: shibin_hong)
洪仕斌,现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著名产业经济评论家。
科技的创新,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
现今,大多数创新科技在互联网时代,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变为商业化产品、进入大众生活,甚至加速度完成从“钻石价格向萝卜白菜价格”的起跳。家电产品就是最好的一种案例:我们到今天为止,产品功能越来越多,产品越来越人性化,产品越来越智能化,但是价格却是越来越亲民化,而在这背后就是科技人员的力量!
那天,前往参加美的集团第22届科技月创享交流暨颁奖大会,在现场看到主席台的两侧展示着一位位科技人员创新业绩——他们的研发方向,发明创新专利,所研发产品带给产业的价值,甚至包括带给企业的经营价值。我不时发出感慨:做个大器之工匠多好,让更多的优秀产品出于自我。
如会场展示的2017年科技月获得科技明星荣誉称号“邢凤雷”,他来自美的集团生活电器事业部电热技术研究所,担任应用研究主任工程师。2007年加入美的,2015年考试通过TRIZ国际3级认证,美的集团TRIZ创新方法高级讲师。2015年、2017年获得美的集团2届10大发明人。曾参与编制《TRIZ,打开创新之门金钥匙》国际TRIZ 1级认证的教材。展示材料所述:他用了7年的时间奔走超过10万公里,不断到国内多个城市学习TRIZ创新方法、到海外美国硅谷等城市学习创新流程,学成归来,不断在项目过程中进行实践应用,最终取得丰硕的创新成果。其在工作中,个人授权专利共193项,带领团队申请专利超过1200项。而这只是美的集团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中冰山一角。
我记得乔布斯去世之后,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当今时代谁最性感》。谁最性感呢?是那些战略资源的整合者, 而不是技术创新者。
《时代周刊》是这么说的:他们有想法,善于包装并完善他人的想法,善于利用并优化他人的发明,直到这些想法和发明,成为令人难以抗拒的新产品,从而改变整个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他们是混音的艺术家,是指挥家,是战略家。
“发明家曾经很酷。他们曾经是卓越而浪漫的人物。比如达。芬奇、本杰明、富兰克林和尼古拉。特斯拉那样的流氓天才”——美国人埃隆。马斯克的电动汽车起名叫特斯拉,就是用以纪念这位“流氓天才”——“引下闪电,偷走上帝的神圣之火。但现在一切都变了。究竟发生了什么?发明家为什么失掉了他们头上神圣的光环呢?科学发明何时不再性感……”
《时代周刊》指出,“我很不情愿地把责任归咎于刚刚离世的、伟大的史蒂夫。乔布斯身上。谁是发明第一台电子音乐的可怜混蛋,谁发明了平板电脑,谁发明了智能手机,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他们从来没有登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
其实不然,我倒认为有了技术人员的创新,企业或者产品才有支撑明天发展的基础骨骼。同样,只有尊重科技、尊重创新,着眼于用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例如美的22载科研坚守 ,并且将追求创新植入到美的血液中。创建于60年代的美的建立至今从未停下“科技创新”的脚步, 1968年创业之初,美的创始人何享健三顾茅屋地聘请当时在顺德国营糖厂做技术员的梁伟伦;1984年,聘请何应强用个人休息时间指导美的空调厂的上马和空调技术,被称为“美的星期六工程师”;1991年,拥有日本原装关键设备的现代化美的空调厂崛地而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美的成为全国第一个成功聘请到博士的乡镇企业,引发强烈轰动。1992年,美的在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奖学基金,奖励和吸引优秀学子;1993年,美的与东芝签订空调技术合作合同,派遣大量研修生和吸收东芝技术人员来厂辅导,建立从开发、到工艺制造到测试评价的技术体系;1999年起,美的大量引入国内及海外高端人才,实施世纪人才工程;2008年起,美的与跨国公司东芝开利组建的合资公司,美的首次作为技术输出方,使用美的技术制造国际品牌的产品。以上发展历程,均是美的集团不懈创新、重视科技及重视人才的例证。
而始于1996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22届的科技月,同样是美的集团创新基因的强有力印证。回顾美的集团22届科学月,至今已诞生110颗科技明星。在科技月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所创造出的优秀科技成果,在激烈市场竞争考验中,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比如,在2013年科技月中,“一晚一度电”团队获得高达500万元奖励,拥有这项成果的空调一上市,就成为消费市场的“宠儿”,为消费者解决了使用过程中的痛点,也奠定了美的空调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虽然他们没有登上美国的《时代周刊》封面,但是他们成就了一个伟大企业,并且将技术创新转变成前沿产品,以萝卜白菜价格飞入千家万户,这更是另一种普世价值。所以美的创新,或许不一定性感,但一定有骨感。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