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海绵钛产业市场供给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海绵钛产量集中在辽宁省
目前,我国海绵钛及钛加工材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海绵钛产量在2020年大幅增长,主要由国内12家企业生产,产量集中在辽宁省。2020年,我国海绵钛产量最高的企业为攀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占我国海绵钛产量的约18%。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材科技(002080)、会通股份(688219)、山东玻纤(605006)、黄河旋风(600172)、光威复材(300699)、金浦钛业(000545)、中核钛白(002145)、龙佰集团(002601)、宝钛股份(600456)、惠云钛业(300891)等
本文核心数据:海绵钛产量、海绵钛生产企业产量占比等
2020年海绵钛产量大幅增长至12.3万吨
海绵钛是热还原法生产出的海绵状金属钛,为钛加工的上游原料,即生产钛材、钛粉及其他钛结构的原料。2015-2020年,海绵钛产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特别是2020年,产量达12.3万吨,同比增长23.73%。2021年1-7月海绵钛产量达8.48万吨,同比增长41.57%,延续了上涨趋势。钛已经在海洋油气开发、海港建筑、沿海发电站、海水淡化、船舶、海洋渔业及海洋热能转换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主要海绵钛生产企业共12家
2020年,拥有海绵钛产能主要有12家,2020年全国产量122958吨,同比增长44.9%,其中产量排名前三位的企业为攀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产量均超过1.6万吨。
攀钢钛业海绵钛产量占比最高
从产量占比情况来看,产量最高的海绵钛生产企业为攀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其产量占我国海绵钛生产量的18%;其次为朝阳金达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和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量占比均约13%;朝阳百盛钛业股份有限公司产量占比达11%。
2021年辽宁省海绵钛产量最高
2021年7月中国海绵钛产量12461吨,同比增长45.57%,环比增长1.05%。2021年1-7月海绵钛产量累计84848吨,同比增长41.57%。从地域情况来看,海绵钛国内前三产量地区为辽宁、四川、新疆,分别占国内总产量33%、19%、16%。
海绵钛生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海绵钛生产依靠国内力量不断实现技术进步,从固定床氯化到沸腾氯化、从填料塔精馏到浮阀塔精馏、从还原蒸馏分离到还原蒸馏联合,以及实现了镁氯的闭路循环等,但仍在部分方面与国外先进技术存在差距。
2020年,我国海绵钛行业经过近十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时期。全国主要海绵钛生产企业通过多年的技术优化和设备更新,已逐步向全流程、大型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未来技术发展方向主要有四氯化钛除钒新工艺、大型无隔板槽镁电解降低电耗等。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钛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钛产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钛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钛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审慎...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