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现状及区域市场格局分析 枢纽园区平均营收增长13.4%
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规划到2020年布局建设3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到2025年布局建设150个,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继续显著下降,物流运行效率和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全国已布局45个国家物流枢纽,2020年枢纽园区平均营收增长13.4%,经营情况整体向好。
物流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的物流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有中国外运(00598.HK)、嘉里物流(00636.HK)、东方海外国际(00316.HK)、中远海运国际(00517.HK)、华贸物流(603128.SH)、厦门象屿(600057.SH)、龙洲股份(002682.SZ)、华贸物流(603128.SH)、恒通股份(603223.SH)、飞力达(300240.SZ)、长久物流(603569.SH)、嘉诚国际(603535.SH)、德邦股份(603056.SH)、宏川智慧(002930.SZ)等
本文核心数据:枢纽平均营收、枢纽平均货运量
全国已布局45个国家物流枢纽
2018年12月25日,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布局建设3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到2025年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至12%左右;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继续显著下降,物流运行效率和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止到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共公布两批次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总计45个国家物流枢纽,其中山东和广东分布最多,均为4个,主要是由于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交通设施等基础布局条件较好。
枢纽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国家物流枢纽是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需要多方企业的共同参与运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各类企业入驻枢纽园区,到2020年各枢纽平均入驻企业数量达1384家(含注册企业数),较2019年增加19.4%,在物流网络中核心节点作用进一步突显。
枢纽园区运输结构持续优化
几年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推动公路运输向铁路和水路转移,不仅可以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还可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国家物流枢纽的运输结构也在逐渐优化:在公转铁方面,29个枢纽开行了铁路货运班列,平均开行班列数量超过2000列,同比增长34.6%;在公转水方面,港口型枢纽水水中转量达到了3875万吨,同比增长8.2%。
枢纽园区平均营收增长13.4%
在国家物流枢纽园区的货物吞吐量方面,2020年75%的枢纽园区实现正增长,平均货物吞吐量达到4799万吨,同比增长6.1%;在物流业务收入方面,80%的枢纽园区实现正增长,平均物流业务收入为67.7亿元,同比增长13.4%。整体来看,国家物流枢纽园区经营情况较好。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物流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物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物流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