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青睐产业地产
在房地产调控和鼓励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与地产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产业地产既作为房地产企业新的转型方向受到地产企业的关注,也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蓬勃发展。截止2010年末,国家级高新区新增了13家,总数达到70家之多;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新增44家,总数超过100家,省级开发区1568个,加上市级、县级的开发区总数已逾4000多个,产业园区的数量呈现快速飙升的态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产业地产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工业用地出让面积与2009年基本持平。一线城市由于工业用地稀缺性逐日显现,工业用地价格普遍大幅上涨,仅广州微降4.9%。二线城市为吸引更多投资,同时加大各开发区的建设力度,工业用地价格普遍有所下调,但总成交额较2009 年大幅上涨。
产业地产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平台概念,具有复杂的双重属性。它一方面是相关企业的区域聚集体,表现出一定的宏观性;另一方面由于其运营方式多与政府投资或规划联系紧密,但具体操作必须依靠企业进行管理运营,因此又具有一定的微观性。
产业地产作为产业高密度集聚之地,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产业地产可以通过带动投资、实现GDP增长以及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等多种渠道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强的拉动作用。因此,地方政府对产业地产的建设和运营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通常在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较大优惠以支持产业地产的建设。其中较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加快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此外还对文化创意产业等其他产业进行了战略性的部署。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产业地产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对房地产企业而言,产业地产建设与传统房地产开发具有部分替代性。而当前国家对传统房地产项目不断的进行调控,作为替代性的建设项目这也客观上为产业地产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经营空间,客观上减少了产业地产的投资风险,提高了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产业地产融合产业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发展两个概念,突出地产作为产业经济发展平台的功能作用,也将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关注,具有稳定的发展空间。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