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虎360真的无懈可击?
奇虎360的风险到底在那里,只有周鸿祎最清楚,但是现在,我们仅能以已知的信息里面去探知我们眼中的奇虎360。要弄清奇虎360的风险在那里,主要要弄清楚三方面的事情:一是奇虎360的产品有哪些,其产品的特质是什么;二是奇虎360的商业模式是什么,风险在哪里;三是奇虎360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奇虎360的前身奇虎社区,即现在的奇虎网。起初的奇虎社区有点的像当年的雅虎知识堂,很相似,笔者曾经也是奇虎的“常客”。周鸿祎投资入主后也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一直难以盈利。可能由于当年杀毒领域的现状和周鸿祎“流氓软件”之父的称呼吧,自决心进入杀毒软件领域,奇虎360最早的一款产品便是安全卫士,推出于2006年7月27日。
360安全卫士是一款免费的产品,主要依靠和卡巴斯基及其他付费杀毒软件合作,获取收入提成来获得收益。此后,360安全卫士不断完善功能,由安全辅助类软件增加了木马查杀等杀毒类功能,同时还不断推出新产品,其中包括360保险箱等。到2007年10月,360安全卫士已经成为国内用户数量最大的杀毒软件。
在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群之后,奇虎360于2008年5月推出第一款安全浏览器,并于同年7月推出了第一款杀毒软件。至此,奇虎360基本开发出了公司的主要核心产品:360安全卫士、360浏览器和360杀毒软件,此后在这三个产品的基础上,奇虎360不断开发新产品,这些的产品优点是PC产品移动互联网化,有些则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终极目的只有一个:用各种方式“绑住”用户。
从奇虎360的官方网站上看,奇虎360现有22种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多事免费给用户的,那奇虎360怎么盈利呢?其实这个问题,大家都已经有答案了,那就是依靠杀毒软件、安全卫士来吸引用户安装360浏览器,通过浏览器掌握互联网入口的地位,从而获得巨大的流量,并通过分配流量获取收益。
分配流量的说法可能不太对,但是仔细想想,这种提法完全没有问题。进入360浏览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网址导航栏,导航栏的每一个位置都是一个广告位,谁出的钱多,谁的位置就会更好,这不是分配流量吗?包括安全卫士、手机助手都采用同样的方式获益。
奇虎360的核心商业模式就是通过各种产品获取流量,黏住用户,把流量卖给有需求的客户,然后变现。可以说,奇虎360的所有的产品都围绕流量转。
资料来源:奇虎360公司年报
通过分析上图可以得知,在2008年及以前,奇虎360的主要收益来至第三方软件销售,2008年的收益为11100千美元,占比为65.7%,到2011年,这部分收益只有890千美元,占比只有可怜的0.5%,无论是从占比上还是从具体额度上都出现了急剧萎缩。前瞻产业研究院互联网产业研究小组认为,这种结果是必然的,这也是奇虎需要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来黏住用户保障流量,因为没有流量就没有收益。
在奇虎360推出杀毒软件的时候,第一个被他干掉的就是卡巴斯基。奇虎360都免费了,那还有谁要卡巴斯基?可以说360杀毒软件的免费模式已经置奇虎360于整个行业的对立面。这也就注定了奇虎360必定会过的诚惶诚恐。为什么?
想过用360安全卫士和金山卫士的区别吗?笔者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我根本就看不出哪里有区别,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QQ可以通过流量获得巨额回报而过的很安逸,而奇虎360就不行?同样是工具,但是这两个工具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安全产品的同质性,消费者进行转换的成本是非常低的,用谁都一样。但是QQ呢?即使现在还有个即时通讯服务企业,但是转换成本要远远高于转换一个杀毒软件,你要转到非QQ上,意味着你的朋友也要转过去,这就是你的成本。这也注定了,要超越QQ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可断然否定说没有,说不定哪天YY哪天冒出来就把QQ打得鼻青脸肿。
既然杀毒软件的转换成本如此低廉,那就意味着一旦被转换,奇虎360的流量就会出现急剧下降,这就是奇虎360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奇虎360近年来在产品开发上的投入持续增加的原因。这种风险会不会发生呢?
资料来源:奇虎360公司年报
该公司在年报中表示,该公司在运营报告里把“研究和开发费用”改为“产品开发费用”,主要原因是公司的业务正随着新产品的开发快速增长,公司利用了更多的资源来增强现有的产品,用“产品开发费用”更能体现这项费用的特性。
前瞻产业研究院互联网产业研究小组认为,这要取决于它的竞争对手采取什么的手段,如果流量变现的通道被截断,奇虎360危矣。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