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富先老加剧,谁将拔得养老地产头筹?
养老地产在中国是新兴产业,但在国际上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国内企业只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养老地产就将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开发,在中国老龄化严重的背景下,持续走俏。
国务院公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
2010-205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增长期,这一阶段老年人口平均每10年提高3.99%。预计到2014年,我国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背后,也意味着一个潜力巨大、亟待开发的市场正在形成。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CRCA)一项对中老年人的调查显示,2010年,老年人消费市场总量为14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在不动产方面的需求约为8388亿元,预计到2020年该市场需求将达到28145亿元。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和老年人独立居住的养老观念已经形成,老年住宅市场需求明朗,未来十年,我国老年住宅或将出现井喷现象,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各类老年机构共提供床位314.9万张,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仅有17.7张。2010-2015年间需要新增床位数315万张,2015-2020年间需要新增床位数620万张。
无论从我国“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看,还是从国外经验看,在机构养老型老年住宅的供给中,市场化运作方式应占主导,政府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行业。
目前,以上海、北京、西安为代表老龄化程度高,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其老年住宅已经进入初级开发阶段。因为其老龄化程度最严重,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强大的消费力又提供了有力的消费支撑,为老年住宅的试点开发和良性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这些城市中高知、高收入的老人消费观和养老观也在发生变化。
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调查材料显示,在北京市5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中,希望现在住进老年公寓和将来愿意入住的分别为10.4万和30.8万。今年3月份,保利地产公布的下一个十年发展战略规划中,就有以北京作为养老地产试点区域的内容。
前瞻产业研究院养老地产研究小组分析认为,目前,养老地产投资开发企业现在大多位于同一起跑线上,市场竞争程度低,谁率先进入市场培育起企业核心竞争力,将获得长足的发展。正如万科对于养老地产的评价:“人口拐点到来的时候,养老地产的战略地位将不亚于工业化住宅的地位。”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