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建设需稳妥推进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大量的新城镇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位于其中的原有村庄逐渐被城市包围起来,形成了半城半乡特色的一类社区,此类社区被称之为城中村。
政府出于解决城市功能退化,提升城市土地价值和改善环境质量等考虑,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日益恶化的环境和与城市不协调的景观,加上开发城中村地产的盈利前景,让大多数村民也有改造的意愿。
20世纪90年代从广东开始,全国从南到北,从东部沿海到西部边陲,从一线城市到小城镇,几乎每个城市都开始了城中村改造,或准备改造的躁动期。一方面城市化推进不断出现新的城中村,另一方面,通过改造不断“消灭”城中村。
深圳全市共有城中村1000多个,其中,特区内200多个。深圳市城中村改造以原特区内外为界限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原特区内采取“成片改造、分布实施”的方式进行改造。鼓励对空间位置邻近、功能关联度较强的城中村进行整体规划,成片分步实施改造。原特区外采取“中心——轴线带动、梯度推进”的方式改造。加大对改造片区的前期研究和组织协调,创造良好的改造环境,引导市场积极参与改造。
广州市共有138个城中村,占地面积达87.5平方公里,占城市规划建设总用地的22.67%,广州城中村分布于6个区,即白云(52个)、天河(24个)、海珠(20个)、荔湾(21个)、黄埔(15个)、越秀(6个)。138个城中村的改造约需2000亿元的资金投入,因此数量众多的城中村和改造这些城中村的大量资金需求,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城市管理和影响城市全面发展的难题,这也正是企业参与城中村改造的客观要求。
而西安市19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内则分布着180多个城中村,村民达20万人。据测算,2007-2010年,西安市城中村改造累计完成投资708.5亿元,带动全社会经济总产出增加1770亿元,实现生产总值601.8亿元,占到同期全市生产总值增量的3成以上,拉动经济发展效应显著。
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城中村规模依然十分巨大。根据前瞻产业院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5年间,北京市对171个“城中村”进行了综合整治,根据推算,目前北京还有100余个城中村。温州建成区有138个城中村,近十多年来政府和村庄都在酝酿改造方案,但目前还没有一个城中村被彻底改造,从而完全融入城市。上海、武汉、成都、重庆、合肥、郑州、宝鸡、银川、呼和浩特、贵阳等全国多数城市也同样出现了城中村现象。
前瞻产业研究院城中村改造建设研究员刘吉伟指出,城中村的改造建设是群众利益的一次大的调整,势必造成各种矛盾的冲突。要建立和健全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协调机制,各相关部门和城区、施工单位间要加强协调和沟通,进一步形成整体合力。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