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大洗牌”能否带来“大发展”?
据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的《2011-2015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主题公园总体数量正以每三年上一个台阶的速度发展;1989年底,有30多个(当时称为“人造景观”),1993年初,增长至600多个(当时称为“人工景区”),到1996年底,发展到1730多个(当时称为“主题公园”),目前已经超过2500个。
近几年,各地兴起了一股建设主题公园的热潮。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郭雪丽指出,我国很多主题公园在投资时没有经过详细论证和研究就匆忙开工,并且一味模仿成功的模式,使得公园主题重复,产品缺乏创新性,毫无特色,不仅不利于主题公园行业的发展,也必然造成恶性竞争的结果。
盈利模式单一,七成亏损
过去多年,中国主题公园的经营盈利呈金字塔状,即有70%的主题公园还处于亏损状态,20%是持平,只有10%达到了盈利,行业整体形势较为严峻。
近两年,随着国内主题公园加强创新,改进盈利模式,经营情况有所好转,但亏损企业依然较多。根据前瞻资讯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主题公园仍有30%处于亏损状态,45%基本持平,真正实现盈利的只有25%。到目前为止,门票收入仍然是各个主题公园最大的收入来源,收益链短。盈利模式过于单一,这也是中国大多数主题公园亏损的重要原因。中国主题公园的收入80%以上来自门票,而衍生产品和其他盈利渠道的开发仍处于启蒙阶段。
审批暂停,引发行业“大洗牌”
郭雪丽认为,当前我国主题公园市场亟须整顿规范。2011年8月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暂停新开工建设主题公园项目的通知》内容概括如下:暂停新的主题公园建设;上报主题公园建设情况;上述限制建设和要求上报的主题公园项目的墓本要求是:现代建设的、吸引游客参与并收取门票的营利性人工景观、游乐设施等,且该项目规划(或实际)总占地面积在300亩以上或规划(或实际)总投资在5亿元以上。
目前我国各地均出现了不满足主题公园建设条件的企业投资建设经营主题公园项目,不仅导致了大量固定资产沉淀而且在经营上造成不良影响,严重损害了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此次调控的出台,是为保证我国主题公园健康有序发展,防止各地盲目建设主题公园,避免形成新一轮主题公园重复建设。
郭雪丽指出,从短期来看,部分主题公园建设将因政策打压受到一定限制,行业面临“大洗牌”;从长期来看,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主题公园行业的监管,规范国内主题公园旅游市场,将大大促进主题公园行业的发展。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