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之问|滑雪产业:京津冀后起之秀能否超过东北老品牌?(上)
乘冬奥会之风,京津冀滑雪产业发展迅速,2019年京津冀滑雪人次超过东北三省。作为后起之秀的京津冀在未来是否能够超过东北老品牌呢?
京津冀滑雪人次超过东北
2015年,中国赢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确定北京和张家口为主办城市。受益于“冬奥会”的光环,近年来京津冀滑雪产业发展迅速,其发展潜力也逐渐受到市场的认可。2019年,京津冀的滑雪人次超过东北三省,分别为478万人次和468万人次。
那么,后起之秀的京津冀在未来是否有能力超越具备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滑雪文化底蕴的东北老品牌呢?
在波特钻石模型中,根据生产要素的类型,可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大类。初级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等;高级生产要素则包括人力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科技资源以及集交通、通讯、信息为一体的基础设施等。
滑雪产业的全部业务和活动均围绕着滑雪场与滑雪者这两个方面展开,而滑雪场地的建设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消费人群的选择,因此前瞻将京津冀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作为最为重要的两大考量标准。此外,前瞻还将结合政策环境、细分重点行业发展情况等因素对京津冀的发展潜力做分析,文章分为上下两篇。
自然资源因素分析
——京津冀缺乏自然资源优势(水资源短缺)
京津冀具备适宜的气候和落差,雪期相对较长,北京拥有约86天的雪期,天津雪期在78天左右,河北则有135天,河北的张家口雪期能够达到150天。但是,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相对紧缺,三地人均水资源均低于联合国提出的人均500立方米的国际季度缺水标准。另一方面,天津森林覆盖率仅为9.8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综合来看,京津冀滑雪产业自然资源优势较不明显。
基础设施分析
(1)专业基础设施
——京津冀整体雪场专业基础设施不及东北
在基础设施方面,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设施和一般基础设施。从滑雪场总数、滑雪场架空索道量、脱挂式架空索道量等衡量滑雪地的专业基础设施指标上看,京津冀地区不及东北地区。光是滑雪场数量,东北地区就已经是京津冀地区的两倍多。另外,京津冀滑雪地专业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天津远落后于北京和河北;而东北地区滑雪地专业基础设施发展较为平衡。
——京津冀著名雪场专业设施与东北媲美
不过,从两地区滑雪场著名度来看,京津冀地区不比东北地区差。东北地区有万达长白山、万科松花江、黑龙江的亚布力阳光。京津冀地区则有河北的万龙、云顶、太舞和富龙、北京的南山和渔阳等。河北万龙滑雪场雪道面积达138公顷,开发落差约550米,仅次于吉林省的万科松花江滑雪场,是专业滑雪者首选的滑雪场之一。
——京津冀滑雪专业基础设施较东北更多元化
此外,京津冀地区的滑雪场更加多元化,北京南山滑雪场位于城市近郊区,除了提供不同风味的餐饮、欧式风格的木屋别墅等,还开启了夜场模式。河北的富龙雪场位于城市中心,是国内第一家城市中的滑雪场,提供高端私人定制服务。
——京津冀完善专业基础设施缩小与东北的差距
其次,京津冀地区近年来也加紧完善滑雪场专业基础设施,其中最为突出的为河北省,2015年河北省滑雪场数量是黑龙江的三分之一;2019年河北省与黑龙江省滑雪场数量逐渐缩小,河北省滑雪场数量是黑龙江的二分之一。
(2)一般基础设施
——京津冀交通便利程度远超东北
从一般基础设施上分析,京津冀地区优势突出。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交通发达,北京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长度长达771.8公里,全国排名第二;天津地处中国北部、海河下游、东临渤海,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国家物流枢纽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天津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长度也在200公里以上。此外,如今逐渐打造的“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区域的交通便捷度。
——京津冀未来交通便利度仍高于东北
根据各地方政府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规划,北京计划在2050年轨道交通运营长度达到1053公里;河北郑州将在2050年轨道交通运营长度达到945.2公里。滑雪场便利的交通有利于提升滑雪爱好者的滑雪体验,从而提高滑雪场消费人数。
政策环境分析
——京津冀滑雪产业发展为政策规划核心
从政策背景上分析,在我国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国家密集出台了多项滑雪产业政策。不难发现,这些政策的核心及关键布局也放在了京津冀地区滑雪产业发展上。在政策方面,京津冀具有相对优势。
——京津冀滑雪产业标准先行
另外,京津冀滑雪产业标准政策先行。在我国暂无雪场安全防护类和滑雪设施类的统一国家标准的大背景下,2017年8月河北省就出台了《滑雪场安全防护网通用技术要求》,该标准的制定为后续各地方政府制定本土相应滑雪产业标准起到了示范作用。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冰雪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冰雪产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冰雪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冰雪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