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市场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 综合时空体系建设至关重要【组图】
北斗系统已成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2018年底,北斗系统已经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到2020年服务范围将覆盖全球,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一、广东省北斗卫星导航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
从专利拥有量的统计分布上看,产业发展五大重点区域占据了绝大部分专利数量的份额,其中广东省以8983件的专利拥有量名列第一,北京以7970件名列第二。以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广东省和以北京市为代表的京津冀地区,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活跃,体现为新型企业快速崛起以及专利的大量申请。
排名分列3至6位的是江苏、上海、浙江和四川,专利拥有数量分别为6850件、3855件、3391件和3325件。安徽、河南、福建和湖南近5年的专利增长速度较快,平均增速均超过25%以上。总体来看,各个地区专利的申请量和当地卫星导航产业发展水平基本相当。专利申请数量排名靠前的省市聚集了国内绝大部分卫星导航领军企业,包括多家上市公司,说明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在推动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二、科技与个人应用专利申请量最多
按照交通应用、个人应用、社会应用、科技应用、农林渔业应用和环境应用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对照,个人应用(跟踪、位置服务等)和科技应用(测绘、海洋等)层面申请的专利总量最多,2018年申请总量达到4229件和5007件,占比分别为26.24%和31.07%。另外,环境和农林渔业的相关应用类专利在2017-2018年度申请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三、珠三角和京津唐地区产值位列全国第一、二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年我国已经形成了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华中、西部五大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区域。具体来看,2018年珠三角地区产值市场占比为23.3%;京津冀地区全国占比约为22.2%;长三角地区全国占比约为13.9%;华中地区全国占比约为10.8%;西部地区全国占比9%。
四、业内相关上市公司总数达51家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截至2018年底,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为51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10.74%。以下是2018年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主要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五、推动北斗时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是必然选择
习近平主席指出,北斗系统已成为中国实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2020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
由此可见,全面构建综合时空体系将是北斗发展的未来,建设并依托北斗时空科技创新中心开展时空领域科技创新和创业,已经成为北斗/GNSS领域科技创新的重大趋势和必然选择。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北斗导航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北斗导航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全球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以中国北斗...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