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首日票房破亿,“神话人物”故事新编时代已来临?【组图】
“神话人物IP故事新编”是以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为原型,为神话人物塑造新的剧情。2019年7月26日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口碑票房俱佳,首日票房破亿,成2019年暑期档国产片“黑马”,该动画电影主要围绕“哪吒”这一人物,新编剧情讲述了生而为魔的哪吒逆天而行斗争到底的成长故事。结合国产动画电影人物形象创作现状来看,在国产动画电影满足高水平制作技术的背景下,我国拥有丰富的神话人物IP储备,包括《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等神话小说,从近年来神话人物IP故事新编电影的编剧分布来看,擅长人物IP故事新编的编剧较多,代表编剧有田晓鹏、杨宇、易巧等。这也标志着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神话人物”故事新编时代已来临。
《哪吒之魔童降世》引爆2019年动画电影暑期档
2015年是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值得纪念的一年,7月,一部全年龄向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引爆了暑期档,其最终以约9.6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电影市场最卖座的动画电影,这一记录一直保持至今。《大圣归来》的出现引燃了业界和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高度关注,在随后的四年里动画电影产业在国内迎来了一段快速成长期。
我国动画电影市场2015年至今的发展里程如下:
历经四年酝酿,我国动画电影市场及观影群体的成熟度不断提升,国产动画电影作品中已形成以“熊出没”为代表的成熟的系列化作品,以及以光线彩条屋、追光等为代表的国风动画电影制作公司;进口动画电影中,美国好莱坞的合家欢动画电影和日漫动画电影等也拥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随着2019年暑期档的到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首日票房就突破1亿再次引燃了市场对动画电影市场的关注度,该影片有望树立国产动画电影在内容品质和票房表现上的新标杆。
国产动画电影逐渐摆脱“低幼”倾向
根据猫眼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在单片票房超过3亿元的23部动画电影作品中,合家欢作品的数量共计16部,其中仅有两部为国产动画电影,即2015年上映的《大圣归来》与2019年7月26日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而这两部动画人物原型均来自神话故事;成人向的动画电影数量共计4部,其中国产及进口影片各2部;低幼向的动画电影数量共计3部,全部为国产动画电影。
在动画电影领域,“合家欢”题材对导演、编剧、制作水准等核心元素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其更广的受众范围也使得这一类型的动画电影票房天花板显著高于低幼向或成人向的动画电影作品。由于国内动画产业发展时间较短,过去几十年来的动画电影主要是为儿童设计的,因此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低幼”的倾向。随着国内动画电影产业的逐步发展成熟,未来的作品在“合家欢”题材上有望实现更好的突破,从而进一步打开动画电影这一细分领域影片的票房天花板。
国产动画人物IP故事新编优势明显
在国产动画电影满足高水平制作技术的背景下,故事创意突破口在于人物IP故事新编,而我国拥有丰富的神话人物IP储备。目前,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已具备动画品质相当高的作品,最缺乏的是故事创意。我国神话故事众多,主要有《山海经》、《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系列神话故事,神话人物IP包括孙悟空、哪吒、白蛇、女娲、后羿、精卫、夸父等等。以神话故事中人物为原型,通过赋予新人设、新剧情的代表国产动画电影近年来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而在我国神话人物IP故事新编电影的编剧里,擅长人物IP故事新编的有田晓鹏、杨宇、易巧、大毛等;擅长原创人物及故事的有米粒、杨宇等;对理解人物经验丰富的有刘虎、易巧等。结合上述三部根据神话故事改编的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与口碑的表现情况来看,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神话人物”故事新编时代已来临。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动漫衍生品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分析了动漫衍生品行业的背景以及所处阶段;动漫衍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动漫衍生品行业的主要细分市场发展情况;动漫衍生品产业的领先企业经营情况;动漫衍...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