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前景 多重因素推动先进封装技术快速发展【组图】
中国集成电路封装在在中国产业升级大时代背景下,有完善的政策资金支持;同时,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崛起、相关产业工程师数量的日益增多,使得中国集成电路封装业迅速崛起。在这期间,中国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我国封测产品中先进封装技术占比由2008年的不足5%快速增长到2017年的超过30%,各类封装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也为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多重因素推动先进封装技术快速发展
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四大类:政策资金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转型升级、消费电子产业的快速崛起、产业相关工程师数量的日益增多。
综合来看,中国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在中国产业升级大时代背景下,有完善的政策资金支持;同时,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崛起、相关产业工程师数量的日益增多,使得中国集成电路封装业的崛起成为必然。
随着物联网时代到来,下游电子产品对芯片的体积要求更加苛刻,同时要求芯片的功耗越来越低,这些都对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封装技术能够节约PCB板上空间并降低集成电路功耗,将在下游电子产品需求驱动下快速发展。中国优秀的封装企业在BGA、WLCSP、Bumping、FC、TSV、SiP等先进封装领域布局完善,紧跟市场对封装行业的需求,有能力承接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订单转移。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08-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5%。其中先进封装技术产品销售额占比也由2008年的不足5%快速增长到2017年的超过30%,预计2018年我国先进封装技术产品销售额占比在38%左右。
封装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为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基于我国在成本以及贴近消费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全球各国和地区半导体厂商纷纷将封测厂转移到国内,如飞思卡尔半导体于2004年在天津成立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从事封测等业务。国际先进技术的进入带动我国封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近几年,在国产封装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多类国产封装装备及零部件研发已有了小批量布局。有12类设备进入了主流 65-28nm 客户不定量的采购清单,有9项应用于14nm的装备开始进入生产线步入验证。虽然部分集中在了先进封装领域、后段生产环节,或是有部分主要应用在 LED、光伏等领域,但我们不能否认进步,并期待国产厂商的进一步发展。
众所周知,封装测试行业位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最下游,其作用包括对芯片起到保护、支撑、保障使用寿命的作用。由于封装测试位于集成电路产业链最下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低,由此吸引了大量国际半导体巨头在华投资设厂,使得我国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发展加快,这也为我国集成电路封装市场带来发展机遇。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集成电路封装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集成电路...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