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细分领域市场需求旺盛【组图】
在互联网的发展下,移动技术、大数据分析、社交网络、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兴起,不断推动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在人力资源产品、管理模式、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互联网+人力资源”就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人力资源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一、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政策汇总
随着中国整个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针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方面的政策也在不断优化。自2007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第一次将“人才服务业务”正式写入国务院文件,随后《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重大专项发展规划相继将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写入其中,各项推动政策也相继出台。
二、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阶段及特点
(一)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6695家,70%以上为传统的小规模企业,本身并不具备互联网基因,市场竞争了也较弱,导致其还处于互联网探索甚至未进入阶段。此外,尽管部分传统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和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加快了对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技术、业态的布局,但相较国际领先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仍然有较大差距。综合来看,我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还处于从初期到发展期的过渡阶段。
(二)发展特点
从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情况看,几乎各个业态都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创新。但多数机构的“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创新还处于探索和尝试阶段,技术成熟并实现预期商业收益的不多。在传统发展阶段,人力资源服务业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轻资产”行业,开展业务所需的资金量较少。
一些大型或者发展潜力较大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已经开始登陆A股和新三版市场融资。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以“烧钱”著称的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互联网化的发展,使得资本要素在这个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的跨界特征也必然导致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掌握互联网技术、发展规律、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等知识背景和行业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行业发展的急需紧缺人才。
当前,“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三、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目标客户互联网渗透率分析
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加速以及公共服务线上化步伐加快,成为网民规模增长推动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止到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2018上半年新增网民数量为2968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长3.8%,互联网普及率为57.7%。在手机网民方面,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88亿人,2018上半年新增手机网民数量为3509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长4.7%。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机网民占网民数量的比重持续攀升,2018年占比已高达98.3%。
受益于中国网民数量庞大且正迅速增长,使用网络应聘的人数也在增加,目前,互联网招聘渗透率超过90%。
四、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上升,我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迎来了快速的发展。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互联网招聘市场为17.2亿元,2017年上升至64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互联网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元。
五、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总体来看,旺盛的市场需求将持续为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高速增长提供动力,政策支持也为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高速增长创造新机遇。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细分领域趋势如下: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