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前瞻之生物医药产业:押注港股新上市生物药企成风潮
港股市场内地生物医药企业对比
生物科技产业具有高风险和高投入等特点,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其技术是否过硬、技术含量是否够高也将是能否吸引投资者的关键。
我们选取了5家港股市场中的内地生物医药企业进行对比。截至2018年8月13日收盘,这5家生物医药企业中,药明生物市值最高,达到967.4亿港元,但应收、盈利以及销售速度稍有落后。2017年,虽然长江生命科技营收规模最大且销路最广、三生制药销售毛利最高、金斯瑞生物科技销售速度最快,但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是绿叶制药,达14.87%,利用股东权益创造价值最高。
注:金斯瑞生物科技、长江生命科技部分财务指标已按2017年美元兑人民币、港元兑人民币汇率换算成人民币。
从研发角度来看,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绿叶制药研发投入也最高,达到289百万元人民币,能够产生较强的"产品护城河"效应;而研发投入强度最高的是金斯瑞生物科技,2017年研发开支占其收益的11.9%。市值最高的药明生物,亚发开支最低,为74.5百万元人民币,研发投入强度也较低,为4.6%。
注:金斯瑞生物科技、长江生命科技部分财务指标已按2017年美元兑人民币、港元兑人民币汇率换算成人民币。
内地生物药企赴港上市成风潮,投资者机遇或迎大爆发
2018年4月,港交所拓宽上市制度,允许尚未有收益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创新公司赴港上市。继药明生物、歌礼制药之后,君实生物、方达医药、信达生物等公司纷纷向港交所提交申请书。这里选取2018年在港交所拓宽规定后上市的歌礼制药、不久前提交IPO说明书的君实生物和方达医药进行对比分析。
根据三家企业在财报及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数据,方达医药营收约471.7百万元,市场规模相对最大;歌礼制药近年来无销售成本,毛利率最高。
注:方达医药的营收数据已按2017年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
从资本结构及流动性来看,歌礼制药、君实生物财务杠杆较低,因而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较高,流动性较好,偿债压力较小;方达医药的财务杠杆处于行业正常水平,但其流动性相对不高。
从这三家企业的研发开支及投入强度来看,君实生物2017年研发开支最高,达275.3百万元,为营业收入的近240倍,研发投入强度最高;歌礼制药的研发投入强度也达到了营业收入的12倍多;方达医药研发开支相对最低,研发投入强度也低于上述5家已上市的内地生物药企。
三家上市及拟上市公司提供的产品服务错位竞争,歌礼制药产品主要针对肝部疾病,君实生物主要针对癌症及自身免疫病,而方达医药则是在中、美两国提供生物研究、学术研究、分析和制造。
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蓄势待发。在香港、深圳、广州等地的资本、科研与其他珠三角城市的制造力量支撑,以及各地利好政策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押注大湾区内的生物医药企业,特别是在港交所上市的内地药企。当前,上市风十分火热,投资潮暗流涌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空间宽广;资本对未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渗透较少,投资者不仅需要甄选成长空间、投资价值更高的生物药企,还须考虑企业、机构的实力与市场方向。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生物制药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生物制药行业未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