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遭遇黑天鹅: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017年5月,来自山东德州农村的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通过网络平台BOSS直聘入职“科蓝公司”。
2017年7月14日,警方在天津静海区发现一具男性尸体,经确认为李文星。
2017年8月2日,李文星家属发文吊念,随后“李文星事件”持续发酵,引起轩然大波,BOSS直聘也因此被推到风尖浪口。
听闻此事,笔者在为李文星沉痛和遗憾的同时,不禁为如今人力资源的发展感到担忧。李文星之死,BOSS直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当下人力资源供过于求、市场监管不完善也是原因之一。
1、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现状
按照人口学的定义,16岁-64岁期间的人口为劳动适龄人口。从下图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整体供需特点呈现出适龄劳动人口规模下降、就业人口规模增长的态势。具体来看,我国适龄劳动人口规模由2011年的10.03亿人下降到9.88亿人;就业人口规模由2011年的7.64亿人增长到2016年的7.76亿人;就业人口占适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逐年增长,由2011年的76.20%增长到2016年的78.52%。
图表1:2011-2016年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供需情况(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薪酬水平
从我国目前人力资源市场的薪酬水平来看,近十年来,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呈不断增长趋势,从2005年的1.82万元上升至2014年的5.63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3%。
图表2:2006-201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变化趋势(单位: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现状
图表3: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总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4、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问题
(1)劳动力供求不平衡
总体来看,我国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2016年,我国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433.5万人,进入市场的求职者约384.5万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约为1.13,比2015年同期和上季度均上升0.03,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
图表4:2014-2016年中国人力资源市场总体供求情况(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缺乏标准规范
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仍然较低,服务行为和服务标准的规范化不强,尚未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存在多头管理和部门分割问题,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和管理办法有时存在不衔接和不配套之处;目前在社会性管制方面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监管随意性较大;行业协会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规范行业发展的功能不足。此次“李文星事件”便是监管不足所致。
(3)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市场准入管制制度亟需调整
一方面,劳务派遣的市场准入过于宽松。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门槛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后就可开展相关业务,无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事前审批和事后备案。另一方面,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等方面的市场准入管制又过于严格。人力资源企业如果要开展跨区域业务,需办理多次许可手续,不利于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此外,我国不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人才中介机构,也不允许外资控股国内人才中介机构,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企业的产品创新和管理水平提升。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人力资源...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