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药网销政策壁垒打破 将引爆医药电商市场
2014年5月,药监局发布《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允许互联网药品经营者按照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在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反复论证后,处方药互联网销售政策出台的时点或已临近。
2014年以来,国家各部委针对医药流通行业已相继出台《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等多项政策。从各部委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来看,我们认为有两点政策倾向已较为明确:
(1)在本轮医改中,医药分开、优化医疗体系效率将成为政策推进的重点之一;
(2)医药电商有望成为监管层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工具。
图表1:推进医药分开和医药电商发展的政策倾向日趋明朗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医药行业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由于我国处方药电商渠道监管政策尚未放开,因此2014年处方药电商市场规模绩极小。前瞻预计2015年我国处方药互联网销售政策出台,处方药电商市场的渗透率将从2015年的1%提升至6%左右。2015-2020年我国处方药的市场规模年均增速在20%左右,电商市场规模也将达到2038亿元左右。
图表2:2014-2020年处方药电商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传统的医药健康产业链条中,流通企业扮演着“药品搬运工”的角色,产业链地位和盈利能力均处于弱势。在医保控费的背景下,医药商业企业的利润率水平也承受着较大压力。
前瞻认为,医药分开的趋势,以及医药电商业态的发展,将从两个方面对医药流通行业产生影响:
(1)在政策推动医药分开的过程中,处方将逐步从医院流向网上药店和实体药店。终端的重构,或将使医院纯销规模出现萎缩,网上药店和实体药店的销售规模快速增长。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流通企业有望获得超于行业增速的增长,而只坚守传统业态的企业可能受到较大冲击。
(2)在业绩增量之外,医药电商业务对流通企业更大的意义在于:一旦医药电商平台成型,涉足企业可以顺势向诊疗链条上游的预防保健、预约挂号等业务,以及诊疗链条下游的用药辅导、慢病管理等业务进行延伸。通过上述增值服务,涉足企业可能借助药事服务等多样化增值服务,培养出对企业有较强黏性的用户群体,业务附加值和产业链地位均有望大幅提升。
相关推荐 |
![]() 最新行业动态,解密市场盈利点,把握行业竞争主动权 详细>> |
第三方医药物流越来越重要 顺丰进入医药 |
2014年医药批发规模将达1.3万亿 |
近百批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 中医药国际化 |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