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世界乐器市场奏响中国乐章

分享到:
20 官营铜 • 2012-09-17 08:48:5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163G0

正加速“去电器化”的苏宁此前曾传出正在与中国乐器行业龙头乐博进行收购谈判,涉及资金数十亿元,一旦收购成功,苏宁将成功进入市场规模达300亿而且每年以30%速度激增的乐器行业,成为电器行业和乐器行业的“双料冠军”。

乐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乐器制造业也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积极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我国乐器市场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教育事业的进步与音乐教育机构的大量涌现。自改革开放以来,“科教兴国”、“提高全民素质教育”、“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不断推动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也给乐器制造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如今城市在校的中小学生,90%都有参加课外培训,乐器培训的比例高达48%,其他的为外语、舞蹈、美术等等。市场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乐器中钢琴、提琴、古筝等乐器位居前列,乐器广告市场上钢琴占比47%,提琴占17%,古筝占6%,长笛占6%。

近年来,我国乐器行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乐器的生产大国,特别是钢琴、提琴、吉他、民乐、电声乐、西管乐等各类乐器,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构成了以乐器产品为主导,相关配套产品齐发展的企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同时,中国政府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各项扶持政策方针的出台实施给乐器行业提供了良心发展的政策基础,2011年,中国乐器制造行业市场规模扩张20%。

到20世纪末,我国乐器制造行业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基本可以加工世界上所有大类乐器,门类齐全、品种众多,囊括钢琴、提琴、西管乐器等不同类别1200多个型号,规格3万多个,钢琴等大类乐器产品已经形成专业化生产格局,钢琴铁板、音板、击弦机、外壳等主要钢琴部件专业加工厂开始形成规模。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世界第三大乐器生产国,其中钢琴、吉他、提琴、管乐器、口琴等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或前列,中国乐器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乐器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有193家,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31.95亿元,同比增长20.00%,实现产品销售利润26.10亿元,同比增长16.28%,实现利润总额13.04亿元,同比增长6.25%。其中中国乐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22.80亿元,同比增长61.48%,为近年来最大增速;西乐乐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37.92亿元,同比增长20.36%。

2012年1-6月,我国乐器制造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205家,从业人员为6.53万人,行业资产总额为163.65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9.60亿元,同比增长12.66%,实现产品销售利润12.70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利润总额4.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乐器在世界乐器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开始发力,国产乐器的价格优势、资源优势和不断提高的产品质量赢得了大多数国际乐器制造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到2011年,我国乐器已经出口到全世界180多个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80%以上。

国家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乐器行业进出口总额为18.27亿美元,同比增长9.71%;其中进口额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94%;出口额16.24亿美元,同比增长10.76%;实现贸易顺差14.21亿美元。2012年1-6月,我国乐器制造业出口额为7.5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9%。

我国乐器的转型之路

在我国乐器制造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乐器的质量和品牌建设也取得较快发展,逐步从中低档普及型产品向中高档演奏级产品发展,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大幅增加,规模化经营和品牌化战略日趋完善,科研水平逐步提升,产品创新成绩显著,产品品质日益加强,职业培训和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国乐器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大幅提高,乐器制造也从仿制阶段开始向自行设计、自主开发方向过渡,加工方式从“贴牌”生产到自主品牌生产转变,生产技术由购买外国专利向自主创新过渡。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乐器专利发布数量658件。其中,发明专利159件,同比增长2.58%,实用新型专利328件,同比增长17.56%,另有外观专利171件。

在产业发展上,近年来我国乐器制造行业已形成以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公司、北京星海钢琴集团公司、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现代乐器企业,它们带来中国乐器行业在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生产技术等方面都取得较高的成就。同时,企业规模效益增长明显,2011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235.42亿元,超过改革开放前的10倍,实现利润总额13.04亿元,是改革开放前的20倍。

此外,民营乐器制造企业发展迅速,总体规模已超过国有企业。目前,我国乐器行业民营企业总资产已占到规模以上生产企业的32.22%,销售收入占43.39%,利润总额占57.85%。民营企业成为乐器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瞻产业研究院乐器行业研究员郝俊杰指出,我国乐器产品及产业虽已取得良好的发展,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乐器制造行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应对资源进行更有效的开发,努力提升产业链,增加高附加值利润,这才是中国乐器行业良性发展的最好出路,这也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规避贸易风险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民族乐器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材料少、传承难等问题成为棘手的瓶颈。原材料的紧缺体现在一些名贵的木材或一些稀缺的材料本身资源缺乏,且替代品也难以找寻;技术工人的培养难则是因为民族乐器的制作工艺复杂且需要熟练的技艺,培养途径的不足也是制约的一方面。

随着国际贸易程度的加深,在我国乐器大举挺进国际市场的同时,几乎所有外国知名乐器公司也都杀入中国市场,境内外乐器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对外,中国乐器以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以及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与洋品牌乐器比拼;在国内,中国乐器制造企业又要面对外国知名品牌乐器的竞争,与外资企业抢夺国内乐器市场,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乐器制造行业的总趋势是产品向多品种、高性能、节能、环保方向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根据这一趋势,企业需要特别重视乐器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建立一支技术水平高、研发力量强的团队,开发出具有先进水平的乐器制造新工艺,并加强对检测技术的研究。

只有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和原创设计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我国乐器制造业只有加强技术研发,在音质和音效方面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注重品牌建设,才能在市场中做大做强,进而获得更高的发展水平。

前瞻产业研究院乐器行业研究员郝俊杰认为,随着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尤为重要,因此,我国乐器制造行业的发展还肩负着重大的民族使命。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乐器 技术 品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官营铜
资深产业观察员
842584
关注
221
文章
373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