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水质污染触目惊心 水质监测任重道远

分享到:
20 官营铜 • 2012-09-07 09:14:4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858G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在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却付出了资源过度开发浪费、环境严重污染的沉重代价,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一年也难见几回。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已经上升为基本国策,国家每年需投入巨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水是生命之源,然而,当前许多河流、江流、湖泊、海洋等的水质已经变黑变臭,甚至地下水也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已不能直接饮用或直接用以工农业生产。要全面治理水污染和利用水资源,水质监测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拯救水质污染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增加与扩张,城市生活污水问题日益严重。从我国污水排放结构来看,居民污水排放量在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之后的十多年间,居民污水在我国城市污水排放中一直处于首要地位,且比重逐年增加。

从2006-2010年我国居民和工业污水排放数据来看,2006年,全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96.6亿吨,工业污水排放量240.2亿吨;2010年,全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79.8亿吨,工业污水排放量为237.5亿吨。

国民工业体系中,污水废水排放严重的行业包括石油、矿山开采、电力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纺织行业、电镀行业、造纸行业、制药行业以及禽畜养殖业等,因此相关的企业对水质监测的需求较高。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煤炭开采业和洗选业废水排放量104765万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废水排放总量11555万吨,电力行业废水排放量为129624万吨,化工行业排放的废水总量在30亿吨以上,此外,造纸、纺织、钢铁、电镀、制药等行业均为废水排放大户。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水质监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分析显示,2011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较突出,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其中又以海河、淮河、松花江和辽河等地表水污染较其他水系污染严重。同时,在2011年监测的26个国控重点湖泊(水库)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湖泊(水库)比例分别为42.3%、50.0%和7.7%,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和化学需氧量。

环境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目前我国已将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狠抓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细分领域的水质监测行业,也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水质监测的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为客观的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的状况,除上述监测项目外,有时需进行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目前,水质监测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及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通过水质监测,人们可以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水体质量管理、污染源控制、水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监测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各个流域、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污水排放行业,如上游的原材料制造商、下游则是各类型客户,包括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供排水公司、各污染源企业、水质监测运营服务商等,直接受益的则是水质监测设备制造如水质分析仪器设备、监测仪器设备、数据信息处理平台等的制造商和水质监测服务商。

我国水质监测行业起步较晚,在步入21世纪之前,我国的水质监测分析设备基本是从国外进口,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不断引进、吸收新的技术,国产设备如采样器、电导率计、PH计、溶氧分析仪等已能基本实现自给。

随着我国水质监测设备生产行业不断发展,水质监测设备生产企业数量迅速增长,部分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与国外知名品牌如美国哈希、德国E+H公司等相抗衡的仪器生产企业。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统计数据,2004年,我国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生产企业有30家,2009年增加到100家,增幅达到233%,2011年已增加至120家。

水质监测运营服务是指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水利部门、污染源企业等委托从事水质监测技术服务和维护、运营管理等,具体服务包括确定监测对象、调查与收集数据、制定监测方案、检测点布置、样品采集、水质分析、数据处理、综合评价、水质监测设备、数据信息平台的维护与管理等几部分内容。

前瞻产业研究院水质监测行业研究员徐宏伟预计,到2013年,我国环境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行业的总体市场规模达32.96亿元,2010年至2013年行业平均增速将达26.19%。

技术与人才双缺失

由于我国的水质监测行业起步较晚,虽然市场需求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发展很快,但仍存在产品单一、趋同化严重、质量难以持续稳定的状况。

仅从其设备来看,目前我国水质监测仪器仪表行业仍存在技术水平低,开发能力弱的问题,主要表现: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的问题较突出;行业科技基础薄弱,自主开发创新能力较差,高档产品几乎被国外产品占领,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成套项目中的核心控制系统及技术进口依赖性较严重。

具体来看,我国水质监测设备在发展历程中仍存在着产品集中度过低,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缺乏产业规制、资金紧缺,限制了发展等问题。

此外,运营公司对水质监测的运营维护与管理技术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多业务集中于检测设备制造方面,在水质监测服务方面仍未取得较好的发展局面,这也使得整个行业水质监测水平无法提升。

水质监测设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多个专业技术领域,需要企业具备雄厚的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水质监测产品及系统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和研发及技术人才来推动行业的发展,而这恰恰又是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最致命的不足。

水质监测行业涉及到多个专业领域,包括电子、软件、机械、生物等多个专业,我国在这些专业领域缺乏具备高技术的人才,特别是软件、生物专业方面,人才较缺乏,经验积累不足,因此致使水质监测及分析等产品研发的技术基础薄弱,同时监测技术水平低下,阻碍了整个行业的有利发展。

与人才缺乏同样严重的,还包括研发的投入不足。目前我国高质量的监测分析仪器大部分从国外引进,国产仪器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小。我国大型企业的研发费用仅占企业销售总额的1%左右,研发投入力度太小极大地阻碍了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前瞻产业研究院水质监测行业研究员徐宏伟认为,要推动我国水质监测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通过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部门的合作,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丰富产品种类,使产品功能多样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同时,国家应根据未来环境管理发展的需要,加强技术引导,加大对关键技术的投入力度,提高并加快系统的国产化率,引导企业的技术走向。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官营铜
资深产业观察员
842642
关注
221
文章
373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