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云计算市场保持增长 混合云是未来发展趋势

分享到:
 张媛 • 2014-11-08 08:38:5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710G0
  相关推荐
云计算市场分析报告

最新行业动态,解密市场盈利点,把握行业竞争主动权 详细>>

   云计算市场保持增长 混合云是未来发展趋
   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发力 20
   上海信息安全问题国际研讨会聚焦大数据、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特别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快速推进,多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和示范项目,涉及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试点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将产生巨大的应用市场。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1174.12亿元。2010-2013年三年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1.5%。

公共云市场重点发生转变

2013年,我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47.60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有所放缓。2014年,产业规模有望超过80亿元。具体而言,国内IaaS市场呈现高增长态势,市场规模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105%。PaaS与SaaS市场规模分别达到2.2亿元与34.9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

在企业使用比例方面,IaaS使用比例最高,达到56%;PaaS其次,为38.9%;SaaS比例为5.1%。与2012年相比,PaaS使用比例增长明显,表明企业用户采用公共云服务的重点正在从基础设施租用转向针对自身业务的开发平台。

图表1:2011-2014年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图表1:2011-2014年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私有云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前瞻网云计算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达30.7亿元,同比增长189.2%。自2011年以后,中国私有云市场迎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的爆发式增长。2012年,私有云成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主要增长点,其市场规模约为383亿元,2013年,中国私有云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达到507亿元,预计2014年中国私有云市场将达到649.73亿元,中国私有云计算基础架构市场还将保持高速发展,增长率约在50%以上。

图表2:2012-2014年中国私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图表2:2012-2014年中国私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混合云是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混合云把公共的外部云和内部私有“云”整合成更具功能性的解决方案。而混合云的“秘诀”就是处于中间的连接技术。为了更加高效地连接外部云和内部云的计算和存储环境,混合云解决方案需要提供企业级的安全性、跨云平台的可管理性、负载/数据的可移植性以及互操作性。

2013年,“混合云”的使用方式在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被扩展了,即虚拟服务器与物理服务器的混合部署。2013年以来,PaaS平台的重要性愈加凸显。2013年,Microsoft Azure平台使用量激增了200%,IBM收购了softlayer也加入了混合云的市场竞争中。VMware发布其混合云解决方案vCloud Hybrid Cloud Service;Rackspace在基于OpenStack之上推出混合云服务;RedHat则在混合云的跨平台管理层面推出Cloud Forms工具来敲开混合云市场大门。虽然百度、腾讯、阿里都开放了自己的平台,但是目前主要吸引的还是互联网应用、移动应用,还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级市场的要求。未来,这个市场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据预测,未来混合云将占据整个云市场的67%。

2013年国内混合云市场规模约为618.92亿元,预计2014年混合云市场将达到910.87亿元。

图表3:2011-2014年国内混合云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图表3:2011-2014年国内混合云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混合云可以同时解决公有云与私有云的不足,比如公有云的安全和可控制问题;私有云的性价比不高、弹性扩展不足的问题等。对于用户来讲,用户希望是一体化解决方案,同时希望在公有云中构建私有云。当用户认为公有云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时候,在公有云环境中可以构建私有云建设,来实现的混合云。基于混合云的优势,可以预测混合云是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