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云商城上线24小时内便下线 云计算知识产权问题不容忽视
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起点。各种类型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应用在市场上层出不穷。随着政府以及IT厂商的积极推动,中国云计算产业生态链的构建正在进行中。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指出,国内云计算企业将主要重点放在安全、通信、软件和服务等领域,这使得云计算在中国呈现出其特有的发展特点:
公共部门是云计算优先市场
公共部门是中国现阶段云计算重点推广和优先应用的市场,公共部门客户既是云计算的推动者、采购者和使用者,也是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者。
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市场重要角色
电信运营商拥有供数据流通的宽带资源、丰富的数据中心以及广泛的客户基础和深厚的客户信赖度,并在日常运营中获取了海量数据存储管理的丰富经验。因此,电信运营商的基础性地位能够助其成为非常有竞争实力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随着云计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云计算软件和应用服务商在给电信服务商带来数据流量业务收入之外,更有可能购买其后台运营维护服务,甚至直接批发其提供的诸如存储云一类的增值服务。
有望形成云计算企业大联盟
从国内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同企业在金字塔的不同级别均有动作。处于金字塔基座位置的是基础设施层,能够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按需的IaaS云基础设施服务,这是所有应用和平台的基础,也是云计算技术实力的集中体现;基于基础设施之上的是为应用开发提供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的平台层的PaaS服务;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应用层,提供在线的软件服务即SaaS服务。
金字塔的这三个层面合起来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随着国内云计算应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整合的趋势将更加明显。
互联网企业加入云计算“战场”
在政府的监管下,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与软硬件、网络基础设施服务商以及云计算咨询规划、交付、运维、集成服务商、终端设备厂商等一同构成云计算的产业生态链,为政府、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国内互联网企业在云计算领域表现得尤其敏锐,试图抢先占领云计算市场高地:2011年10月,阿里巴巴发布云计算“掘金”计划;2012年9月,百度正式推出面向用户的“云服务平台”;2011年以来,腾讯一直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云计算中心”;新浪也有“云计算平台”和“新浪云商店”。
云计算也存在知识产权风险
10月30日,百度云推出云商城(yun.baidu.com/mall)服务,允许用户在云商城内交易视频、文档、图片、音乐等各种电子类型文件。但10月31日,百度云的该服务上线不到24个小时便遭到了关闭的下场。外界猜测,百度云商城在上线一天之内便下线的原因可能是触及了敏感的知识产权问题。
前瞻产业研究院云计算产业研究小组分析指出,理论上看,用户应该完全拥有被托管数据的知识产权。但是在现实中,云计算企业深知“数据核心”原理,因而他们会千方百计地利用这些数据,并以数据整合、数据挖掘、知识服务的名义使用户数据利用合法化。由于云计算而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可能超出传统的知识产权法的范畴。从这个层面来看,百度云商城此次上演的“过山车”式的亮相就不足为奇了。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