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同日港股上市,一起破发9%谁赢了?

分享到:
20 新识研究所 • 2025-11-07 08:54:25  来源:新识研究所 E187G0

作者|关贵文 来源|新识研究所

11月6日,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这两个国内自动驾驶行业龙头同时在香港上市。上市前已经交火过一轮的两家,谁能赢?

一起赴美上市,一起回港挂牌,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这两个国内自动驾驶行业的死对头“爱恨情仇”纠葛不止。

10月的港股市场本就暗流涌动,没想到自动驾驶赛道的两大巨头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直接在上市前的关键节点“开撕”,把行业竞争的“火药味”拉满到极致。

一边是拿着路演PPT当“战书”的小马智行,一边是CFO亲自下场回怼的文远知行,更绝的是百度突然“参战”,形成了“吴蜀联盟伐魏”的名场面。

这波操作不仅让分析师群炸了锅,连圈外网友都搬好小板凳前排吃瓜:“原来高科技公司吵架,比我们村口大妈拌嘴还直接?”

要知道,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这两家公司可是计划11月6日同日在港股挂牌,争夺“港股Robotaxi第一股”的称号。谁能想到两家公司上市在即,一份意外流出的小马智路演材料,彻底点燃了文远知行的“怒火”,就该材料进行了正面回应与驳斥。

文远知行公开回应小马智行路演材料存在不实信息的事件,本质是自动驾驶头部企业在港股IPO关键节点的竞争白热化爆发,言论的延续反击,反映出两家企业长期积累的竞争张力,行业内的竞争已经愈演愈烈。

小马和文远从“牌桌理论”到“路演脏水”争吵不休,都是为了当下融资?

在香港这座高度繁华的国际金融中心,小马智行开启了自己对香港投资人的路演,一份精心准备的PPT正在向潜在投资者展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优势”一页,三个柱状图清晰地排列着: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Apollo。

1

细看之下,争议顿生。

在“运营区域”栏里,小马智行自豪地标注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反观旁边的文远知行,却被简化为孤零零的“北京”二字。更令人诧异的是“已完成的行程次数”中,文远知行的数据栏里,写着一个数字“0”。

好巧不巧,消息传到了文远知行CFO李璇的耳中,她正准备自己公司的上市路演,看到这份被业内流转的材料,这位以理性著称的首席财务官罕见动怒。

她深夜发长文表示,“这是对投资者的公然欺骗和误导”。除运营区域和订单的回应外,她还指出了关于小马智行对其技术验证阶段和全球化布局上的误解与不实表述。

李璇回应,文远知行在“一段式端到端”已量产,并获得博世和奇瑞的佐证,并非如小马智行描述那般,只有两段式。她的驳斥条理清晰,从运营区域造假到运营数据失实,从技术实力被矮化到全球布局被无视都有自身数据的支撑点去反驳。

1

说实话,文远知行2017年设立总部就是在广州,小马智行在这点上应该更要多实查清楚才对,草率的标注一个运营区域为北京实属不应该,并且据文远知行公开信息介绍中就多次描述文远知行在广州的发展现状,这一次小马智行怕是要吃“哑巴亏”了。

目前自动驾驶行业来到关键的转折期,背上“数据造假”的称号对企业自身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若是说前期调研或资料整理有误,会被贴上“不专业不严谨”标签,若是说前期调研或资料整理无误,那可能被定义为公然泼“脏水”。

小马智行想要在这件事上翻盘,除非是有“内部证据”指正文远知行公示数据有误了。

值得注意的是,文远知行的回应刚发出去,百度投资者关系部门就突然“参战”,发声明称“已就友商的不实诋毁启动法律维权”,原本的“一对一”变成了“二打一”。但百度的回应似乎不像文远知行那样给人的感觉特别强烈,反而更像顺势而为的警告。

1

百度下场让人惊讶的原因,此前百度很少与这两家公司有纠纷,一直都是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互掐”。

例如,今年6月,小马智行创始人楼天城面对采访的发言。

据新浪网报道,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CTO楼天城在接受腾讯汽车采访时表示,从规模化和无人化两个标准看,除了“牌桌”上的Waymo、小马智行和百度这三家公司,其他公司没有达到这三家公司两年半前的状态,差距已经落后两年半时间了。而这一采访的发言也被网友戏称为“L4牌桌论”。

两年半?小马智行,你多少有点冒昧了。

当时,文远知行CFO李璇听到了该言论,就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回击楼天城,她表示,好奇一个撞车到美国牌照被吊销,在北京撞马路牙子到起火的公司(今年5月,地点北京亦庄),怎么好意思去diss车队数量远比它大、落地比它多得多的公司,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比别人强两年半?

1

实际上,文远知行与小马智行的“互撕”行为,是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到“商业化关键期”与“资本窗口期”叠加后的必然结果。这也让我们看到了行业内竞争激烈程度,已经变得不可控,自动驾驶行业的价值终究要靠技术安全性、商业化可持续性与社会价值来验证。

自动驾驶汽车仍处于技术路径验证到商业化落地过程中,谁能成为完全商业化落地的“先驱”,在往后的市场就占据巨大的市场优势和用户心智,更何况两家公司都作为该行业中的标志性企业之一。

这点上看,多少能理解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能成为“一生之敌”的原因了。

文远多元化,小马深耕Robotaxi和Robotruck,争的是谁路线正确

据慧博研究报告表示,智能驾驶技术依照自动化水平被划分为L0至L5共六个等级。其中,L3级被视作自动驾驶技术的分水岭,它象征着从辅助驾驶(L0至L2)向自动驾驶(L4和L5)的过渡。

L3的核心差异在于监控环境的责任由驾驶员转至车辆自身,这一转变也意味着事故责任归属或发生重大变化。

什么意思?L3级自动驾驶能够在特定条件下实现车辆的完全自主驾驶,驾驶员可以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双手离开方向盘,但仍需在必要时接管车辆,例如目前大多数智能车都在做的自动驾驶功能。L4级是车辆在大多数情况下完全能自动驾驶,无需人工介入。

而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所要争抢的是L4级的自动驾驶技术,也是在限定场景下最高水平的驾驶技术。要知道,目前全球正处于L2级辅助驾驶向L3级别自动驾驶过渡的关键时期,那意味着L4级的市场处于蓝海阶段。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中国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到0.7亿美元,并呈指数级增长,进一步增长至2030年的394亿美元及2035年的1830亿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市场及高人口密度国家,中国具备充分条件利用自动驾驶出租車的优势,打造未來的出行解決方案。

1

图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小马智行招股书

你以为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为什么这么“拼命”?无非是为了市场份额和资本的青睐,原因也在于目前L4级自动驾驶市场还是处于一个高度“烧钱”的阶段。

尽管目的相同,但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

文远知行走的是“多元化”路线。从Robotaxi到智慧小巴,从货运物流到无人驾驶车辆,再到ADAS解决方案,文远在多个场景中探索着技术的商业化可能。这种策略的优势在于风险分散,如同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劣势则是资源分散,可能在每个领域都无法形成绝对优势。

1

图源:文远知行招股书

相比之下,小马智行更信奉“专注”的力量。这家公司深耕Robotaxi和Robotruck两大核心场景,小马智行创始人彭军始终坚持L4级自动驾驶的独立发展路径。他认为,L4与L2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前者需要车辆自身或运营方承担全部安全责任,这要求从硬件架构到软件算法进行彻底重构。小马智行想法或许很简单,在核心场景做到极致,自然能赢得市场。

1

图源:小马智行招股书

有意思的是,小马智行在招股书上披露了一个自动驾驶技术上的感知模块,里面的虚拟司机能夠看到并理解L4自动驾驶车辆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路面上的积水,还是空中飞舞的塑料袋,这能让我们更容易理解自动驾驶技术的行驶过程。

1

图源:小马智行招股书

那么,这两种模式孰优孰劣?资本市场尚未给出明确答案。但一个有趣的细节是,文远的多元化使其在市场中更像一个自动驾驶平台型公司,而小马的专注则让它更像自动驾驶界的服务商。

目前,自动驾驶行业正站在从技术验证向商业兑现跨越的关键节点,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尽管走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最终还是回到L4级界限上,往后的时间要践行的是行业完成从“烧钱”到“造血”的转型,具备核心技术壁垒、场景落地能力优势的企业将占据竞争制高点。

何以引来的两家之争?除远视角看行业未来以外,还有就是近期两家要上市挂牌的缘故。

同日港股上市,谁赢了?

2025年10月28日,小马智行启动招股,计划11月6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与此同时,文远知行也于10月28日至11月3日招股,并定于同一日在港交所上市。这种“撞日”上市的安排,很难说是纯属巧合。

11月6日,据工人日报,小马智行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本次港股IPO中,公司已悉数行使发售量调整权,共计发行约4825万股,绿鞋后集资额可达77亿港元,成为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行业规模最大IPO,同时是2025年港股AI领域募资额最高的新股。

小马智行上市合影

而同日上市的文远知行,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公司全球发售股份总数(绿鞋前)为8825万股,触发回拨机制后公开发售股份为1765万股,国际配售股份7060万股,每股定价27.1港元,募资总额(绿鞋前)达23.9亿港元。成为在“美股+港股”双重主要上市的自动驾驶科技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文远智行和小马智行港股上市当日开盘均出现股价破发,同时从总市值上看小马智行远大于文远知行,文远知行的最高募资规模约为小马智行的三分之一,近3倍的募资差距在“烧钱换进展”的行业阶段尤为关键。

 “烧钱无底洞”与“用户信任危机”仍是自动驾驶行业面临的困境。

财务数据显示,两家企业均呈现营收高速增长与持续亏损并存的行业典型特征。2025年二季度,文远知行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60.8%,调整后净亏损3.01亿元,同比扩大72.2%。而小马智行二季度营收1.54亿元,同比增幅达75.9%,净利润约为-3.8亿元。

营收高增验证商业化可行性,持续亏损则反映行业仍处于“投入换规模”的关键培育期。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的表现既体现了行业共性规律,也暗藏各自战略选择的差异。

两家公司都在中国积极推进Robotaxi的商业化。小马智行的服务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而文远知行除了在广州、北京等中国城市运营外,还在阿联酋、瑞士等国际市场开展业务。

在市场推广方面,小马智行依赖与OEM的深度合作来生产Robotaxi,并在自动驾驶卡车领域与大型物流公司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文远知行则在国际上与Uber等出行平台合作,并在ADAS领域与奇瑞等OEM达成供货协议。

据华尔街见闻,10月28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Uber正计划参与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在香港的上市融资。Uber可能向小马智行的香港IPO投资约1亿美元,Uber也对文远知行的上市表示出兴趣,但未透露具体金额。相关谈判仍在进行中,投资计划可能会有所变动。

目前来看,文远知行在国际商业化运营方面,尤其是在Robotaxi和Robobus领域,拥有更为显著的优势。小马智行则在近期通过战略性合资或合作来加速其国际化步伐。

1

图源:文远知行招股书

这场对决的背后,是整个自动驾驶行业的关键转折点。经过近十年的技术积累和路测,行业已经走到了商业化前夜。谁能率先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谁就可能在接下来的规模化竞争中占据先机。

文远知行赌的是多元化变现能力,相信在不同场景中总有一个能率先突破。而小马智行赌的是专注带来的技术壁垒,相信Robotaxi的规模效应终将显现。

对于投资者与行业而言,营收增长是否源于真实运营需求和亏损是否用于核心能力建设才是判断企业能否穿越行业培育期、最终实现商业化闭环的关键。

对于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来说,真实的运营数据不会说谎,谁赢得真正的用户,谁才能笑到最后。

自动驾驶的牌桌上,上市只是牌局才刚刚开始。

而这一次,每个人都在认真地看着手中的牌。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识研究所,作者:关贵文

本文来源新识研究所,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p7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新识研究所
科技自媒体
76002
关注
72
文章
0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