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成都经济向好得益于市场内生动力

分享到:
20 余丰慧 • 2014-08-18 10:39:09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394G0

上半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4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7%,增速比一季度回升0.9个百分点。高于四川全省增速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1.3个百分点。

成都作为一个西南内陆副省级城市,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前景欠佳的大环境下,顶住大环境对本地经济的拖累,脱颖而出,上半年创出高于全国全省的经济增速,肯定有其秘诀和杀手锏。

成都在下放审批权改革上走在了全国以及副省级城市的前列。在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层面下放给市场和社会的审批权基础上,成都的一个亮点是将跨境人民币投资审批权限下放至区(市)县政府、建立覆盖全市59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网络、为重大项目量身定制全程VIP服务。加上后面还要阐述的成都推出负面清单制度。成都是内陆西部地区借鉴上海自贸区制度改革红利最快最多的副省级地区。这一点成都反映敏捷,行动迅速,把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甩在后面。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到位,程序简化,提高效率,激发该市市场主体活力,降低企业注册登记门槛帮助更多市民实现创业梦。使得成都社会投资出现罕见的“井喷”现象。上半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6435户;平均每个工作日,有720户市场主体落户成都、有超过11亿元的投资汇聚成都,为经济“稳增长”和加快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了重要支撑。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本届政府激活市场活力,激发民间资本投资积极性的重要一步,备受李克强总理的关注。成都不折不扣落实并有所创新,出现了超出预想的效果。

成都率先推出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给国内外投资者创造了看得见摸得着、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深受投资者欢迎。借鉴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改革经验,成都市在副省级城市中率先推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通过释放改革红利推动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共涉及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区域发展、环境保护等四大领域。主要针对其"4+1"主导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7+2"产业重点领域(即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航空装备,先进环保产业和金融、商务服务业)和相关配套产业进行梳理,突出高新区区域特色,编制了69条“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19条“内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这份负面清单从产业看,定位在高科技产业、高端服务业上,足以看出成都的眼界。未来在政府主导的大投资模式和货币信贷大投放模式不可持续情况下,包括整个中国经济继续增长都要依靠提高生产率,特别是资源能源、土地、劳动、资本等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生产率的关键要依靠创新和技术进步,要发展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信息等高端服务业。成都率先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并且将其率先针对高科技产业、高端服务业,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也是成都上半年投资快速增长、吸引外资力度不减的主要原因。

成都经验再次说明,通过下放审批权、降低创业门槛、划定负面清单制度等以释放改革红利,激活民间资本活力,构建经济新常态下以市场为主体的内生动力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关键。成都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当然,成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比如:成都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比重从1-2月的26.8%提升至6月的57.2%,而全国上半年这一比例是65.1%,成都低于全国7.9个百分点。激活民资投资尚需加力。同时,成都上半年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消费这驾马车仍需进一步激活。再者,在减税免费、降费免费等让利市场上也有提升空间。

成都下一步在继续落实上述行之有效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基础上,应该收拢五指、握紧拳头,不妨考虑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首先,加大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力度。使得成都成为东部产业转向西部的桥头堡。这些产业都是对GDP贡献较大,容纳就业较高的行业。成都人口较多而且素质较高是其比较优势,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将这个比较优势发挥出来。

其次,加大力度发展高端服务业。包括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特别是互联网金融业。互联网金融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支持电子商务平台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本市设立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新型金融企业”,而应该把眼光放的更大更远一些,比如:要谋划未来成立几家互联网网络银行,成为引领世界的互联网网络银行中心。同时传统银行积极向网络银行转型转轨等。发展网络银行才能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使得成都金融业覆盖全国甚至全世界。互联网金融超越了时空时间、地域国界限制,其触角可以伸向全球,是把成都建成西部金融中心的捷径,这应该成为成都超越全国同类城市地位的杀手锏。成都必须紧紧抓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机遇。不妨,继深圳、上海后,成都尽快出台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意见。

再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成都的地理位置优势,应该大力发展物流业。成都物流业发展发展起来后,可以覆盖整个西南乃至全国。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发展潜力非常之大。

养老业应该成为成都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成都休闲之都美誉,发展养老业具有天然独特优势。养老业特别是居家养老这块蛋糕非常之大。初步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将达到2.4亿人。按照每年20000元养老费用,就是4.8万亿元蛋糕。特别是符合国情的城市居家养老潜力非常之大。成都应该给全国创出一条路子,创出一个成都居家养老模式。

总之,成都经济取得上半年骄人成绩来自不易,得益于通过释放改革红利,激活市场内生动力。希望成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抓住产业发展重点,着力调整结构,继续激活和释放市场活力,取得更加骄人成就。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余丰慧
经济学家、著名财经评论家
339663
关注
115
文章
57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