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补贴呈现下滑趋势【组图】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申报以及补贴占比不大
从项目类型看,分布式光伏项目3951个,装机容量526.0589万千瓦,占申报总容量比例为21.4%(其中,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490个,装机容量63.7689万千瓦,占申报总容量比例为2.6%;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项目3461个,装机容量462.29万千瓦,占申报总容量比例为18.8%),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项目数量位列前三位的分别为浙江省1446个、江苏省612个、上海市216个。
从竞价补贴范围来看
截止到2019年7月,纳入国家竞价补贴范围的项目分布式光伏项目3555个,装机容量466万千瓦,占总容量比例为20.5%。其中,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473个,装机容量56万千瓦,占总容量比例为2.5%;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项目3082个,装机容量410万千瓦,占总容量比例为18.0%。分布式光伏项目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电价降幅和补贴程度都有所下降
电价降幅
I类资源区,普通光伏电站平均电价降幅为0.0719元/千瓦时,最高电价降幅为0.1205元/千瓦时;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平均电价降幅为0.0581元/千瓦时,最高电价降幅为0.1111元/千瓦时。
II类资源区,普通光伏电站平均电价降幅为0.0763元/千瓦时,最高电价降幅为0.1202元/千瓦时;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平均电价降幅为0.0473元/千瓦时,最高电价降幅为0.0668元/千瓦时。
III类资源区,普通光伏电站平均电价降幅为0.0911元/千瓦时,最高电价降幅为0.1930元/千瓦时;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平均电价降幅为0.0683元/千瓦时,最高电价降幅为0.1390元/千瓦时。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项目平均电价降幅为0.0596元/千瓦时,最高电价降幅为0.0999元/千瓦时。
补贴强度
I类资源区,普通光伏电站平均补贴强度为0.0663元/千瓦时,最低补贴强度为0.0050元/千瓦时;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平均补贴强度为0.0624元/千瓦时,最低补贴强度为0.0060元/千瓦时。
II类资源区,普通光伏电站平均补贴强度为0.0381元/千瓦时,最低补贴强度为0.0020元/千瓦时;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平均补贴强度为0.0558元/千瓦时,最低补贴强度为0.0188元/千瓦时。
III类资源区,普通光伏电站平均补贴强度为0.0749元/千瓦时,最低补贴强度为0.0001元/千瓦时;全额上网分布式项目平均补贴强度为0.0846元/千瓦时,最低补贴强度为0.0047元/千瓦时。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分布式项目平均补贴强度为0.0404元/千瓦时,最低补贴强度为0.0001元/千瓦时。
分布式光伏发电前景较好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指出: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建成100个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园区内80%的新建建筑屋顶、50%的已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在具备开发条件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大型工矿企业以及商场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自愿、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统一规划并组织实施屋顶光伏工程。在太阳能资源优良、电网接入消纳条件好的农村地区和小城镇,推进居民屋顶光伏工程,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旧城镇改造、新农村建设、易地搬迁等统一规划建设屋顶光伏工程,形成若干光伏小镇、光伏新村。
通风管是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鼓励光伏发电项目靠近电力负荷建设,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实现电力就近消纳。各类配电网企业应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运行提供服务,优先消纳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建设分布式发电并网运行技术支撑系统并组织分布式电力交易。推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向电力用户市场化售电模式,向电网企业缴纳的输配电价按照促进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的原则合理确定。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 报告亮点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光伏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光伏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光伏行业未来...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