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2018年全球运动鞋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品牌回归专业化【组图】

分享到:
20 李颖诗 • 2019-05-03 17:30:0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15650G0

全球运动鞋发展势头良好

现代运动鞋的诞生最早可追溯至1861年,其标志是硫化橡胶技术运用于制鞋,第一双用硫化橡胶作平鞋底的是网球运动鞋。20世纪50年至60年代,真皮鞋面胶底鞋出现,而后演变成70年代的尼龙网布鞋面搭配EVA底材的结构方式,到80年代则强调鞋底中插部位的各种功能性装置。20世纪90年代以后,运动鞋开始使用各种鞋材及结构设计方式,并朝着定制化的方向发展。

运动鞋产品的不断改进及完善,令其在全球范围内大受欢迎,全球运动鞋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Statistic数据,2016年,全球运动鞋市场规模已达到1126.38亿美元,同比增长12.88%,远高于同期运动鞋服市场增速;2018年预计在1213亿美元左右。

图表1:2010-2018年全球运动鞋市场规模及增长(单位:亿美元,%)

分区域来看,目前全球运动鞋产品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两类地区,一类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日本、加拿大等,另一类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及地区,如中国、印度、巴西、印尼等。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7年,美国、中国、日本运动鞋服销售规模比重排在前三,分别达36.0%、10.5%、4.5%。

 图表2:2017年全球运动鞋服销售规模分国家占比(单位:%)

在上述国家中,中国、印度、巴西、印尼等国家人口众多,拥有巨大的运动鞋产品消费市场。以我国为例,在全民体育健身被纳入国家战略、公众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运动配套设施的完善下,运动鞋销量节节攀升,2017年市场规模已超千亿元。随著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和意识的不断增强,运动鞋产品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极大,这些国家将是全球运动鞋产品消费最具潜力的市场。

图表3:2013-2018年中国运动鞋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长(单位:亿元,%)

不过,这些国家同时拥有大量的运动鞋企业,其产品可满足大部分国内需求,对外部产品需求不大。其中,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国和出口国,2017年全国运动鞋产量超过10亿双;近年来运动鞋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一半以上;印度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运动鞋生产国,约有400家制鞋及相关企业,但中小企业的产量约占印度运动鞋总产量的60%到65%;巴西是全球第三大运动鞋生产国,目前有制鞋企业700多家。

图表4:2013-2018年中国运动鞋产量及增长(单位:亿双,%)

企业方面,全球运动鞋行业集中度较高。2016年,全球运动鞋市场中,仅耐克和阿迪达斯两个品牌的运动鞋营收规模占全球比重的29.64%,彪马运动鞋营收规模占全球的1.92%;安踏、李宁等中国品牌所占份额还较小。

图表5:全球运动鞋行业市场格局(单位:%)

全球运动鞋品牌回归专业化

根据当前发展现状,未来全球运动鞋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首先,品牌回归专业化,细分领域将有更多发展机会。在全球运动浪潮下,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专业化运动装备,细分运动领域做专家级品牌将成行业主要趋势之一。

其次,通过3D打印实现鞋子定制化。影响全球球场运动鞋和整体运动鞋市场另一个主要趋势是供应商利用3D打印技术定制球鞋,一些品牌已经基于运动员脚的数字模型,用这一技术制造鞋外底。例如:阿迪达斯、耐克、NewBalance这样的制造商已经采用3D打印系统,制造定制的运动鞋鞋底夹层,提供非常舒适的穿着体验。

最后,全球运动鞋供应商将积极探索各种鞋子的设计以及生产技术,以满足消费者对更好、更可持续的球鞋需求。制鞋技术的进步,让供应商能专注消费者的次级需求,如舒适度、款型及性能的增强。阿迪达斯的EnergyBoost泡沫底跑鞋被设计成高弹性。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运动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2022-2027年中国运动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2-2027年中国运动鞋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报告主要分析了我国运动鞋行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内运动鞋行业格局体现为:以Adidas和Nike为主的国外名牌位居塔尖;李宁、安踏等国内品牌则处于中高档,...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4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作者 李颖诗
前瞻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2769290
关注
402
文章
46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