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投影机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出货量将继续扩大【组图】
上世纪50年代开始,投影机技术在国外发达国家不断取得突破,从CRT投影技术发展到DLP技术,使产品不断完善,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在世界各地都广泛传播,中国也受到启发,开启快速发展历程。期间政策的不断出台,使投影机行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投影机市场的出货量将不断增加。
行业取得长足发展 产品性能较丰富
投影机,又称投影仪,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VCD、DVD、BD、游戏机、DV等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特别适宜测量复杂轮廓和细小工件,如钟表零件、冲压零件、电子元件、样板、模具、螺纹、齿轮和成型刀具等,检验效率高,使用方便;广泛应用于计量室、生产车间,对仪器仪表和钟表行业尤为适用。
投影机技术发展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投影机始祖为CRT投影技术,期初大多被用于商务飞机播放录像;到了80年代,投影技术开始渗透到会议室剧院等; 80年代中后期,图形投影机面世;到1989年第一台LCD投影机面世,结束了投影机市场上只有一种技术的局面。
1989年诞生全球第一台LCD投影机爱普生VJP-2000,1966年,3LCD在稳定和色彩上突破,该技术被爱普生和索尼垄断,独步市场十年。1987年,德州仪器公司研发出第一块数字显微镜装置,后来居上,1996年,第一款DL P投影机面世,比LCD晚7年。在经历长时间发展后,LCD与DLP成为了目前投影行业的主流技术,而在这两种技术的主导下,投影机仍然在进行不断的革新和变化。近年来光源的革新使激光投影、LED微型投影出现。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万物互联的到来,使消费者对其“智能化”发展更加关注。
技术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使投影机在发达国家发展越来越成熟,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使这项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应用。中国投影行业也在这期间取得了长足发展。从第一批行业探索者开始,中国投影行业经过市场的重重历练,终于从最初的冷门市场,走向逐渐成熟的行业,从一个看似偏门的领域,走进普罗大众生活。如果将中国投影机市场多年来的发展进行划分,可以粗略的划分为五个清晰的历史时期,即萌芽期、起步期、火热期、炽热期、徘徊期、调整期。
从1998年,中国投影机行业进入发展萌芽期,主要需求来源于教育、政府等行业。至今,投影机行业已经步入调整期,市场趋于理性,行业开始进行调整,出现产品竞争加剧的现象。
经过行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投影机行业的产品种类也日渐丰富。按照不同的划分依据,投影机有不同的种类,按应用环境分类,主要分为家庭影院型、便携商务型、教育会议型、主流工程型、专业剧院型和测量投影机;按工作原理分,产品可划分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投影机、DLP(Digital Lighting Process)数字光处理器投影机和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投影机;按所显示源的性质,投影机主要可分为家用视频型和商用数据型两类。
政策助力 出货量将继续扩大
出了社会发展需求外,国家政策的不断出台也是行业发展动力的主要来源。2012年以来,不断有重要法规出台,且都明确提出鼓励行业发展的措施和目标。2016年7月,国家出台《“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开展新型光通信器件、半导体照明、高效光伏电池、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柔性显示、新型功率器件、下一代半导体材料制备等新兴产业关键制造装备研发,提升新兴领域核心装备自主研发能力。
另外,2018年4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出台,强调了推进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迎接2.0时代。而教育信息化实现的重要途径,首先要配备电子化的教学设备,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政策的扶持使行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教育和商务领域始终是投影行业重要的下游领域,尤其在国家对教育支出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等推动下,教育投影机市场仍能保持市场活力。根据IDC的预测,投影机市场的出货量将不断增加,至2022年中国投影机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18%,细分领域上,激光、LED及灯泡等都将进一步上升。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投影机行业市场研究及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投影机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投影机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投影机行业未来的发展...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