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国乙二醇产能现状及产能分布【组图】
2017年我国乙二醇产能现状
近年来,我国乙二醇产能、产量和消费量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乙二醇生产消费国。2015年国内有八套MEG装置顺利投产,其中两套氧化法(福建联合石化40万吨、浙江三江化工20万吨)、一套甲醇法(远东联石化45万吨),其他的都是煤制乙二醇。上述装置投产后,2015年产能达到809.3万吨。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乙二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最少有6个装置合计120万吨煤制乙二醇投产,包括黔希煤化工、阳煤寿阳、山东久泰、内蒙古博源苏尼特碱业、内蒙古双欣、河南开祥天源等装置。据此计算,到2016年底中国乙二醇生产能力在930万吨/年左右,2004-201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预计2017年,新扩建产能218万吨,若全部按照计划投产,2017年中国乙二醇总产能将达到1150万吨左右。
图表1:2006-2023年我国乙二醇产能增长及预测(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乙二醇产能技术分布情况
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形成了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主要是煤或天然气路线)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引进技术与国产技术相结合的格局。世界上SD、Shell和DOW等世界著名乙二醇生产公司的技术在我国均建有生产装置。2009年,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发的煤制乙二醇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志着我国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气路线开发成功。
具体来看,在截至2016年的40家乙二醇生产企业中,采用非石油法工艺路线的有14家企业、20套装置,乙二醇生产能力达到372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0%。采用石油法工艺路线生产能力为557.3万吨/年(包含乙烯路线462.3万吨、MTO甲醇制乙二醇95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60%。其中采用SD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222.6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3.95%;采用Shell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153.7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6.54%;采用MTO的生产能力为95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10.22%。
图表2:2016年我国乙二醇不同生产工艺所占比重(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乙二醇产能区域分布情况
从区域分布来看,国内乙二醇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16年生产能力达到351.7万吨,占全国生产能力的37.85%;若剔除煤制乙二醇,其产能比重达到58.62%。其次是华北地区,包含煤制乙二醇的产能为186.2万吨,其中有132万吨为煤制乙二醇产能(内蒙古70万吨、山西40万吨、河北22万吨)。
单从石油路线法来看,华东地区的乙二醇年生产能力为326.7万吨,占全国生产能力的近60%。其次是东北地区,年生产能力为61.9万吨,占全国的11.11%。
图表3:2016年我国乙二醇生产企业产能省市分布情况(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4:2016年我国乙二醇产能区域分布(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乙二醇行业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乙二醇行业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乙二醇行业行...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