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灵活用工规模达千亿 成人力资源服务下一个“爆发点”
全球“灵活用工”模式非常成熟
灵活用工是指企业面临人员编制紧张、旺季人才短缺、项目用工短缺、三期员工短期替补等难题时,由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派驻员工的一种特殊用工形式,该服务机构承担全方位的法定雇主责任,包括招聘、薪酬发放、培训等,承担所有用人风险,包含劳务外包、临时性用工和项目制用工这三种用工形式,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全日制的合同用工。
通过灵活用工,企业能在创新变革生产线和生产方法的时候,迅速调整人才队伍的规模和结构。灵活用工还能让企业在确立更长期的劳动关系之前,根据员工的生产率和创造力,对其进行筛选。通过这种匹配,企业将获得更高效的长期劳动关系。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劳务派遣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灵活用工已成为全球人力资源服务行业中体量最大的细分行业,截止到2014年,全球共有26万余家灵活用工服务机构,灵活用工的人数达到6090万人,灵活用工的市场营业额超过2820亿欧元,占到全球人力资源业务收入构成的68%。以美国为例,其提供灵活用工服务的企业约为2万家,每周有超过320万名员工为灵活用工服务企业工作,2015年美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超过1264亿美元。
从灵活用工占总就业的份额来看,灵活用工模式在国外非常成熟,发达国家年均达到25%,尤其是波兰、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达到30%以上,其中,大约有10%-25%的劳动力是由人力资源公司派遣的短期灵活用工
图表1:各国灵活用工占总就业的份额对比(单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灵活用工”步入爆发期
中国产业结构的变革正带来用工方式根本性的变化,因灵活用工为企业带来更低的用工成本和更高的产能效率,灵活用工在我国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然而与国际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目前中国灵活用工的人员比例仅为1%,而国外基本在10%-40%之间。
不过也应该看到,我国灵活用工比例正在加速,增至40%或许只需要10年时间,这将带来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市场近20年的快速成长期。
此外,2016年3月《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正式施行,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使企业用工风险增高,人力资源控制与优化要求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相关成本上升,日常处理大量员工入离职等事务的压力增大。企业通过灵活用工可以规避用工风险,降低用工成本。新规的出台意味着那些能够在合规背景下,解决企业弹性用工需求的服务,将更受青睐,并将逐步取代“传统派遣”。
受益于就业市场结构调整和企业对于灵活用工模式的需求进一步增加,2012-2016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约260.5亿人民币。随着灵活用工产业的横向拓展和纵向深化,预计2016-2025年中国灵活用工行业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2025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将达到1660亿元。
图表2:2012-2025年中国灵活用工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报告主要分析了劳务派遣行业发展环境;国际劳务派遣市场投资潜力;国内劳务派遣行业发展与竞争状况;劳务派遣行业细分市场拓展前景;重点省市劳务派遣市场发展潜力;劳务...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