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增癌症患者110人 癌症大国造就巨大抗癌用药市场
6月26日,北京市政府发布2013年度"健康白皮书"。其中显示,2012年北京市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突破4万大关,相当于平均每天北京有110人被确诊为癌症。而10年前,这一数字约为平均每天63人,十年增长了将近一倍。
从全国甚至全球来看,肿瘤毫无疑问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疾病,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日益增长的肿瘤患病者,推动了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同时也给肿瘤用药带来了潜在的市场,催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肿瘤患病不断攀升,恶性肿瘤成第一大死因
近些年在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一些列因素的影响下,肿瘤患病率与死亡人数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其中癌症(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第一大死因。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新增1300-1400万癌症患者,癌症患者年死亡人数高达800多万人。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肿瘤患病情况也位居前列。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国内每年新增的肿瘤病例350万,死亡人数250万。其中,肺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乳腺癌居女性发病率第一位,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为60万,按照平均寿命74岁计算,一生患恶性肿瘤的几率高达22%。
需求拉动下,抗肿瘤药物市场增长迅猛
在肿瘤的诸多治疗手段中,近些年来药品研发进展迅速,新药层出不穷,而且药物治疗使用方便,逐步替代了传统的化学治疗手段,已成为临床各级医院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而且,随着治疗观念逐渐变化,抗肿瘤药物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抗肿瘤药物市场由此快速打开,并实现快速增长。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抗肿瘤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据全球领先的医药市场研究机构IMS发布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趋势报告统计,2003年全球抗肿瘤药物是规模约不到40亿美元,至2013年增长至910亿美元,2003-2013年十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6%,高于全球药物市场增长速度。
图表:2003-2013年全球抗肿瘤用药市场规模(单位: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IMS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中国医院用药市场,抗肿瘤药物的销售规模近几年来一直稳步增长,尤其是2003 -2005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4.53%。2006年受到国家治理医药购销等政策环境的影响,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增速趋缓,仅增长了11.10%。2007-2011年销售规模继续快速增长,2009年增长速度达到28.57%,为历年最快增速;2013年,我国抗肿瘤药销售规模约为980亿元。
图表:2007-2013年我国抗肿瘤药市场销售额图(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南方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用药需求与用药能力双重驱动,抗肿瘤药物市场极具潜力
据推测,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发病率将增加50%,即每年将新增1500万癌症患者。不仅如此,癌症的死亡人数也在全球迅猛上升,203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至1320万。
在国内,近几年癌症村不断被爆出,从中可以看出形势的严峻。国内环境污染加剧且短期内并无有效措施,预计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
另外,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药物支付能力增长。再加上医保覆盖面的扩大,用药能力在不断提高。2012年版全国医保目录共覆盖122个抗肿瘤药,比2005年版新增15个;目前购药金额排名前20的抗肿瘤药中,除索拉非尼外,均被国家或省市医保所覆盖。
由此可以判断,在用药需求及用药能力水平的双重驱动下,抗肿瘤药物市场极具潜力。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至2017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2200亿元。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