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节小米销售130万台和15亿元 小米机遇与风险并存
根据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4月8日米粉节小米一共售出130万台手机,其中包含港台及新加坡的10万台,总销售金额15亿元,订单总数226万单。这个成绩刷新了手机各种成交记录,在智能手机硬件已经成为红海的背景下,小米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逐渐被竞争对手--“中华酷联”等追赶是小米的考验;虽然华为荣耀在4月8日的荣耀狂欢节的销量及销售金额尚未公布,但是数据历来是最吸引眼球的,从目前来看,小米在4月8日的数据足以证明小米的电商实力开始得到体现。
小米电商实力开始露出峥嵘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传统手机行业商业模式正在被互联网手机颠覆,手机行业基于电子商务的竞赛将快速展开,未来短期内手机行业将被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彻底变革。即便是华为、中兴等也开始意识到手机营销业务要朝着互联网的方向转型,华为荣耀狂欢节以及中兴推出网店APP开微店,都是其努力追赶小米的迹象。而按照黎万强的话来说,小米本质上也是一家电商企业,有完备的电商体系和物流体系,70%的渠道权重由小米网承担。小米已经在技术、仓储、物流、客服方面进行充足准备,确保用户体验。
据了解,小米的物流中心团队已经从400人扩充至1500人,同时新开设了郑州、天津、南京和广州仓库。加上之前开设的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沈阳、武汉等仓储中心,小米目前已经在大陆拥有10个仓储中心,海外还有深圳保税区和台湾的两大仓储中心,共计12个仓储中心,基本构筑了支撑小米电商的物流配送网络。小米在配送速度上要比以前更快,要保证40%的用户订单在48小时内收到产品。
小米手机的机遇与风险并存
前瞻智能手机报告显示,2014年,小米的手机出货量保底是5000万台,目标是6000万台。对于任何一个国产手机手机厂商而言,7000万台左右的出货量都会是一个非常高的门槛,尤其是对于小米而言,15%左右的国内市场份额已经是接近极限。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逐步放缓,同时主要国产品牌集中放量,小米想要继续大幅度提升市场份额已经十分困难,因此小米开始将规模扩展至风险更大的海外市场--香港及新加坡。
其次,供应链的把控也是小米的软肋。在2014年,红米手机的销售将是小米整体冲击6000万台销量目标的重要砝码。红米手机主要由闻泰负责设计和代工制造。雷军曾在深圳拜访了多个供应链厂商,并于2014年3月举行了供应链大会,虽然雷军本人对红米手机的销售状况非常满意,但对供应链把控能力明显不满。
2014年前后以来,小米新品发布和上市时间不断缩短,节奏加快。小米也开始直面库存问题,2014年米粉节小米没有发布新品,而是100万台手机免预约的放量,更像是为4月底发布的新品进行清仓。同时从米粉节当天的热门产品来看,红米note最受欢迎,其次是红米手机,小米3和小米2S的抢购难度则不大。除此之外,小米最不确定的因素其实在于小米的内部管控,如供应链体系、资金链健康、高速扩张中的内部管控等。在智能手机硬件已经成为红海的背景下,小米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逐渐被竞争对手追赶是小米的考验;此外小米构建的生态能否支撑起小米“不靠硬件靠软件服务赚钱”的商业模式也需要考验。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