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离世影视帝国缔造者兼慈善家邵逸夫先生致敬
"逸夫"对于很多人是相当熟悉而亲切的字眼,比如众所周知的全国各地各类大小学校总共6000多个的逸夫楼等项目。是的,这些都是因病逝世的邵逸夫生前的慈善捐助,这位伟大的创业者、教育慈善家,在2013年1月7日这天早上,邵逸夫传奇一生谢幕。
邵逸夫一手打造了在香港的影视帝国,对做大香港文化产业功不可没,因为他的带动,多少人收获了名利,多少普通大众享受了娱乐,对整个香港和中国文化更是一种创造和传播,可谓影响深远。
邵逸夫先生并不因为事业成绩而仅仅是位成功的企业家商人,他有商业领导人的勤奋胆识和锱铢必较,也有功成名就后对社会事业的慷慨捐助。邵曾经说过,自己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媒体报导,截至2013年,邵逸夫共捐赠内地教育近50亿港币,捐建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千多个项目。邵逸夫晚年拨出资金,成立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邵逸夫奖",表彰全世界科技拔尖人才,支持香港、内地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科学研究,基金总额已高达50亿元。
邵逸夫的离世让人们回想起他传奇一生经历的种种以及成就,同样免不了对其处于混杂娱乐圈大染缸的好奇和八卦遐想,不过媒体挖掘的邵逸夫与黄美珍几十年不相离弃的婚姻,以及邵逸夫与方逸华湖相互扶持尊重的爱情故事都很让人感动。
邵逸夫是名人,名人的一举一动总是被大肆渲染传播因而牵动着我们普通人,但是名人本质上也是个普通人,他有事业,因为他不是坐吃山空的富二代,成功没有捷径,需要勤奋不懈,需要这种年过半百还能来陌生香港从零开始打拼事业的胆识和雄心。财富让人羡慕,而懂得回馈才能赢得尊重。
邵逸夫先生一生令后人景仰,我们应该向这位逝者致敬!
也许财富积累可以肯定自己,帮助他人才能感到快乐!于是,越来越多的名人们在为了公益忙,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从商界到娱乐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而确实,目前这个世界有太多需要帮助的人。
除了对名人的怀念景仰之余,作为普通人的大众可以做些什么呢?人人都应该思考一个人的最终目的,那绝不是为了以后的每一天可以饱食终日,闲聊娱乐论事非。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不可为,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可以为。每个人的能量都可以无限大,如果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帮助更多人,未必需要像这些大佬们一样腰缠万贯,可以带着可以提升自己帮助别人的意识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创造财富未必需要人人创业!不过如果要创业,有人说过做公益是一个最好途径之一,但追求财富最大化已经不是最终的目的。目前中国就已经有几百家规模不大的社会企业,很多就是一群平凡普通的人创办的,同样他们很好地帮助了别人,创造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社会企业早国内是个新鲜事物,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社会企业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在卫生设施建设、初等教育、医疗等领域市场需求规模约为2万亿元人民币,社会企业如果满足5%市场需求,则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有志者尤其是青年人在这个领域不缺施展身手的机会。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