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成本飙升,变绿的代价
据荷兰《电讯报》2013年2月21日报道,阿克苏诺贝尔、帝斯曼、壳牌等企业负责人对日益上涨的能源成本十分忧虑,认为当欧洲对风能和太阳能进行巨额补贴时,美国却开发了十分廉价的页岩气,同时美国在今后10年内还将建立400家工厂用于从玉米、甘蔗和农业剩余中提取生物燃油,这将极大增强美国的竞争优势。DSM首席执行官Sijbesma称,美国能源成本将降低一半并有力推动其经济增长,今后甚至中国都无法同美国竞争,不排除制造业重回美国的可能性;对欧洲而言形势将会变得更加严峻,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德国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新能源的补贴比例是较高的,这使得德国的可再生能源的市场规模较大。据德国太阳能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德国共有约130万套太阳能设备为约800万户家庭供电,同比增长4.5%。2012年1-11月,德国光伏设备新装机容量超过7.3吉瓦,且已并入公共电网。2012年全年,德国屋顶和田野太阳能总装机容量达到7.5吉瓦。为限制太阳能设备生产,德国政府已经裁减了对太阳能的补贴,太阳能设备价格应声大幅下跌,生产商蒙受重大损失,倒闭潮频现。
但也应该看到,较高的补贴比例也使得德国的能源成本较高,同时美国却开发了廉价的页岩气,使得美国天然气价格不断走低,数据显示,2013年3月,美国天然气价格是俄罗斯输入欧洲德国天然气价格的33.34%,仅为其1/3,而美国在积极推动重振制造业,提出再工业化,本来美国在先进制造业方面拥有良好的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基础,能源价格的下降为美国制造业回归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图表1:2011-2013年3月美国、俄罗斯出口到德国天然气价格对比(单位:美元/每千立方米)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反观欧洲经济龙头的德国,在2011年5月30日默克尔领导的执政联盟提出决定在2022年前全部关闭德国17座核电站后,德国VIK集团预测称,对一户三口之家的德国家庭来说,每年的电费账单将增加225欧元。德国电价的上涨,不仅使得居民在电力使用方面费用上升,更使得德国乃至欧洲企业的能源支出费用不断上升,这使得德国和欧洲企业在与美国以及中国进行竞争过程中面临着劣势,也许这就是变绿的代价吧。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