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3月29日

港媒称内地抢房潮或套牢炒房者 抢房者或将一贫如洗

 2016-05-23 09:14:45 责任编辑:汪昌琴 来源:前瞻网 作者:无

港媒称,当前的中国内地,各种场合都在谈论房子。最近有人以热播电视剧《欢乐颂》中人物樊胜美的一句话:“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在上海这些年,住的只是合租房。”作为话题,引申出“今天的房奴都是来日的千万富翁”的论调,而这种论调也正合当前内地一些炒房者和年轻人的心态,因而掀起了一股抢房潮。但实际的结果如何,未来30年会发生什么,人们根本就不知道,这股抢房潮更可能是将炒房者套住。

人们的观点是,租房是纯消费,交完房租得不到任何东西。买房可以算是一种投资,相当于用人民币去置换房屋产权。所以,如果今天愿意花数百万成为房奴,未来就是千万富翁。这样煽动性的言论自然把中产者引入住房市场。但是,这样的论点却是建立在一系列不成立的设定基础上。

道认为,首先,这种结论是建立在前十几年中国住房市场的经验上。即在过去的十几年,由于房地产政策的鼓励及推动,让内地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房价只涨不跌的奇迹。这样的房地产市场没有周期性调整,房价只涨不跌,居民买到住房就是赚钱,同时也把内地房地产市场推到一个极端。但是,内地的这个房地产泡沫不仅不可持续(这一届政府最近第一次承认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而且周期性调整也不可避免。

也就是说,不要说未来30年内地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如前十几年那样发展,就是在短期内(近3年内)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也是必然之势,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内地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岂能只涨不跌?如果房价不能只涨不跌,反之下跌,那么房奴要成为千万富翁就可能会是空中楼阁。

报道称,其次,这种结论是建立在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永远停留在目前的低点上,建立在今年内地的货币政策永远是过度宽松的基础上。但不仅30年内这种低利率时代会改变,今后利率的波动与上升也是十分正常。只要读点历史,就会看到在上个世纪最后20年,全球主要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平均在10%左右,中国的利率在10%以上,那么未来的内地按揭利率上升也是正常。如果利率上升,购买住房还贷都还不起,30年后的财富早就鸡飞蛋打,哪里还有千万富翁可言?

再次,上述结论假定内地未来30年的住房政策会如前十几年那样永远不会变化。即住房的投资功能与居住功能永远混淆,而且正如上述,租房是消费,作为房奴是投资。可以说,前十几年内地房地产市场之所以会疯狂,之所以会把房价炒得越来越高,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把住房的两种属性混淆,最后必然让住房市场远离它的基本居住属性而成为少数人投机炒作赚钱的工具。但是,不要说这种房地产政策30年不会变化,就是在今年,政策或许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报道称,如果内地的住房市场用税收政策让它回归基本的居住功能,住房不能够成为投机炒作赚钱的工具,那么30年后住房市场的投资属性从何而来?而且住房回归到它的基本居住功能,就要求住房市场的价格回归理性,房地产的投机炒作行为就会戛然而止。30年后的住房投资属性都没有了,房奴如何成为千万富翁?

企查猫

报道称,可以说,上述的假定,任何一个不成立,都会让“今天是房奴,明天成为千万富翁”的结论成为空中楼阁或幻想。不过,也应该看到,也正是这种幻想,使最近内地不少地方出现前所未有的抢房潮、房价疯狂上涨潮,先是深圳,然后扩展到一线城市,扩展到一线城市的周边及内地一些城市。只要看到今年一季度住房按揭贷款占整个贷款三分之一以上,看到4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占整个贷款80%以上,就知道目前内地不少居民都希望利用银行的贷款杠杆,甚至于利用首付贷,让自己成为“今天的房奴,30年后的千万富翁”。

而且,在最近的抢房潮中,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不是没有住房的人,而绝大多数都是有房的,或中产者,这些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把握地产炒作赚钱的最后一次机会,纷纷抢房。但实际上,这些人涌入市场后,不仅政策及环境会变化,而且估计没有更多的人来接盘。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的期望或幻想都将随风消逝,都可能全部被严重套牢,甚至于涤荡得一贫如洗、债务重。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源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已有1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评论载入中...

网友评论

1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