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 登录 | 2024年4月20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通水 十堰喊话145亿生态补偿

 2014-11-22 15:12:08 责任编辑:吴鸿庚 来源:中国经营报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图(资料图)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试通水”已经结束,湖北十堰呼吁调水补偿的步伐也加大了。

“在估算生态补偿额度的时候,我们建议应该兼顾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十堰市政府一位官员近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直接成本应该包括水污染防治投入、水土保持投入、生态移民搬迁费用以及其他损失费用等,机会成本应该包括十堰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所放弃的经济发展收益。”

按照十堰市建议的生态补偿计算方法,在2003年~2010年以及2011年~2020年两个时间段,十堰市水源区分别应该得到66.8亿元、79亿元的生态补偿,总计145.8亿元。

与此同时,由于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的丹江中下游地区,正在面临着来水量减少、汉江航道通航降低等问题;为此,湖北正在规划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补汉工程等。

倒逼转型

十堰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十堰市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作为主要库区和核心水源区,受到丹江口水库水位抬升的影响,十堰市共计淹没55.2万亩土地,占库区总淹没面积的57.7%;受到“两淹、两退”(“两淹”指两次淹没耕地、园地,“两退”指退耕还林、退种消落地)影响,十堰市共计减少285万亩耕地,导致第一产业GDP的比重下降到12.7%。

统计数据显示,为了确保丹江口库区水质,2007年7月1日以来,十堰市关闭106家黄姜加工企业,舍去100万亩黄姜种植基地,姜农72万人减收、绝收,直接减少姜农收入6.8亿元;2008年以来,十堰市共计关闭、转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9家。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秦尊文表示,“保水质”和“促发展”存在必然的矛盾,这也倒逼十堰市转变发展方式,对库区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同时加快发展旅游服务业等。

十堰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项目布局和招商引资上,十堰市今后将重点发展旅游、水电、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等污染小的产业,并重点引进、培育高新科技、物流仓储、文化旅游等项目。

十堰市旅游局王惠玲透露,十堰市已经提出了“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全市第二大支柱产业”和“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世界旅游名城”的目标,正是希望在保护生态、保持水质前提下,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企查猫

根据《十堰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十堰市,物流等项目根据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在供地上享受优惠;在十堰城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亿元以上的物流与文化旅游项目,在项目竣工投产后,取得收入并上缴税收形成的地方财政留成部分,前两年全额奖励,第三年按50%奖励。

王惠玲表示,十堰旅游业总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已经提高到了18.7%,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则提升到了37%,已经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

已有0人评论 我有话说相关内容阅读

关注前瞻微信

意见反馈

暂无网友的评论

网友评论

0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前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前瞻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前瞻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