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迎“难”而上 大数据产业将迎千亿规模

分享到:
20 王勇明 • 2017-06-04 09:22:05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E2224G0

 2017年5月28日,"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落下帷幕,这次展览会既是对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的一次总结,又是对未来我国大数据发展方向的一次指引。在此次展览会上,神华铁路货车公司与贵阳货车帮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公铁联运"战略合作协议,按照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启全国首条大数据"驮背运输"线路。这样的一个战略合作协议只是大数据与其他产业展开合作的一个缩影,自大数据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以来,已经与我国各行各业发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所言"大数据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重要制高点,且正在重塑传统产业结构和形态,催生众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1、大数据产业现状

据中国信通院对大数据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后的测算显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为84亿元,2016年翻一番,增长至168亿元,2014-201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41.4%左右。随着国家在大数据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大数据在众多行业中的应用逐渐成熟,未来大数据产业规模高速增长势头不可阻挡。

图表1:2014-2016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1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大数据产业痛点

从理论上来讲,全样本分析完胜抽样分析,大数据的应用对于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具有重要的意义。2014年是"精准营销"被提的的最多的一个词,众多企业纷纷将视线投向大数据,希冀通过对大数据的运用来提高企业对用户消费习惯的把握以更好的引导消费行为,为企业创造收益。然而,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我们看到的事实是这样的:企业在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无法使营销更精准!

痛点一:对大数据的认识程度低

据Gartner公司曾针对64%正在投资或者计划投资大数据的企业做过一项调查,当被问及企业所面临的"大数据挑战"时,其中56%的企业认为是"确定如何从大数据获得价值";41%是要"定义大数据";而有23%的企业是为了"了解什么是大数据"。可见,仍有众多企业在对大数据还处于不明所以的阶段时就开始了投资,这种投资很显然是前瞻性与盲目性并存,且盲目性占据主导地位。

图表2:企业对大数据的认知情况(单位:%)

2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痛点二:公共资源数据开放度低

大数据中的"大"字是数据在量上要大,在范围上要全的意思,缺一而不可称为大。在我国由于政府在资源权属上拥有绝对的管辖权,在公共数据资源的拥有量上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公共资源开放度依然较低。这种状况导致了企业虽有应用大数据分析的主观意愿,但限于掌握数据资源的有限,无法实现真正的大数据分析,也就无法实现所谓的"精准营销"。

其实,大数据的应用障碍有两点:一是政府主观开放公共资源的意愿较低;二是即使政府愿意开放公共资源,其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也不一定具有大数据大而全的特点。政府开发公共资源的主观意愿可以随着时间、制度、政策等的演变而发生变化,但政府搜集的公共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缺陷也是亟待解决的障碍。

痛点三:大数据搭建规则缺乏

2015年以来,政府、金融以及医疗领域在大数据的应用方面逐渐深化,企业与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各级医院部门进行的合作也逐渐走向细节化。这都是大数据产业取得的突破。然而,从企业主体方面来看,能够与政府部门等进行合作的企业仅限于那些在业界具有顶尖技术实力、或者行业巨头类的企业,而其他一些中小型企业则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金融/医院)与企业之间在大数据应用方面并没有形成一种普适的规则,这种规则一方面可以规范企业利用政府公共资源数据的方式以及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政府不必要承担因开放了公共资源而受到某些私人领域信息泄露的风险。

3、大数据产业前景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公共资源开放度的增加,使企业和政府可以在互信的基础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也离不开企业对大数据更加深刻的认知,以及提升大数据分析中的核心技术水平。未来,随着大数据产业痛点的一一解决,行业发展迎来高速增长指日可待。到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将接近1000亿元。

图表3:2017-2022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3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 REPORTS

2024-2029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24-2029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大数据产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大数据产业未来的发展...

查看详情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电话:400-068-7188。

p26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大数据 千亿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作者 王勇明
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389969
关注
46
文章
1195

研究员周关注榜

企查猫(企业查询宝)App
×

扫一扫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提问

 
在线咨询
×
在线咨询

项目热线 0755-33015070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